浅析李渔的戏曲结构论
【作者】 王少梅
【刊名】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戏曲结构 古典戏曲理论 李渔 戏曲美学 市民社会 戏曲创作 本色当行 明末清初 闲情偶寄 汤显祖
【摘要】为南曲”的倾向,要求戏曲能“感发人心,歌之使奴、童、妇女皆喻”,臧懋循在《元曲选后序》中推崇“随所妆演,无不拟摹曲尽”的“行家”,认为“出入乐府,文采焕然”的“名家”不足贵。王骥德的《曲律》不仅在音律、作家作品等方面提出宝贵论点,而且较系统地论述了戏曲创作的各个方面,如“本色当行论”;同时李贽的“化工说”、汤显祖的“言情说”也多结合作品、人物、关目、曲白。清代关于戏曲理论的著作也很多,然而多集中在韵律、词藻、本事考证等方面。真正对戏曲进行全新改革的是我国古典戏曲理论和戏曲美学的集大成者李渔,他禀承公安、竞陵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遗风,好为率真之言,以“不佞半世操触,不攘他人一字”的独立性格而自负,将倚声填词的小道,一变而为市民社会心爱之物,成为明末清初剧坛领袖,他的《闲情偶寄》称得上是戏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戏曲专著,特别是他的结构论,已考
【年份】1998
【期号】第2期
【所属分类】 I207.3
相关文章
- 1、李渔戏剧理论的美学探求 作者:齐鲁青 年份:1986
- 2、“拗折天下人嗓子”再辨--与王永宽同志商量 作者:邓运佳 年份:1979
- 3、论李渔的为人、剧作和戏剧观——兼与沈尧、刘克澄等同志商榷 作者:詹慕陶 年份:1982
- 4、浅谈李渔关于戏剧语言的理论——阅读《闲情偶寄》札记 作者:全景长 年份:1987
- 5、情的观念在晚明的异变 作者:吴毓华 年份:1993
- 6、从李贽到金圣叹(市民性的浪漫戏曲美学思潮) 作者:杜卫 年份:1991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