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陆之辩的哲学实质--兼论陆象山的学术渊源
【作者】 彭永捷
【刊名】中国哲学史
【关键词】 朱陆之辩 《孟子》 学术渊源 “志” “理” 哲学实质 陆九渊 陆象山 “心” 伦理与道德
【摘要】如果把握了这条主线,这一时间跨度较长时期内的哲学理论分野以及这一时期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也就进一步明确了。朱陆之辩,也并不局限在中国儒学范围内,它也伴着朱子学与阳明学的争论,传播到了古代的朝鲜和日本。朱陆之带与朱陆异同也同样是东亚儒学发展的一条主线,把握了这条主线,也就把握了整个东亚儒学的学术走向与流变。从哲学史角度来看,朱子与象山究竟在争论什么问题,或者说朱陆之辩的哲学实质是什么?对此,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对儒家伦理纲常的知与行或认识与实践以及对于世界本原的认识上。例如张岱年先生认为,程朱与陆三两派的争论,是德智关系问题,即道德与智慧(知识)二者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的问题。“宋明理学中,‘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孰先孰后成为一个争论的问题。程朱学派兼重德性与问学,提倡‘即物穷理’;陆王学派专讲尊德性,轻视对于事物的认识...
【年份】1998
【期号】第3期
【所属分类】 B244
相关文章
- 1、二程哲学性质辨析 作者:高建立 年份:1996
- 2、“堂堂正正地做个人”──陆九渊其人其学 作者:李燕 年份:1999
- 3、试论王阳明心学的圣凡平等观 作者:刘宗贤 年份:1999
- 4、南宋陆学 作者:崔大华 年份:1981
- 5、王守仁“心学”体系的内部结构 作者:刘建国 年份:1985
- 6、陈白沙道论的实质及其特点 作者:韩星 年份:1997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