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的基本特点
【作者】 阿甲
【刊名】中国戏剧
【关键词】 戏曲表演 地方戏曲 李渔 戏曲理论 舞台戏剧 汤显祖 观众 演员 程式思维 程式化
【摘要】》的作者、清初的戏曲理论家李渔所讲,昆曲的词很典雅,但又很古奥。一个听不懂的字,就是看,也要查字典,过去又没有字幕,不可能你没听懂就翻来覆去地为你唱。写小说的手段是文字,文字没有形象,都是通过人的想象、文字的想象体会出人物来,象张飞、李逵……直接是看不到人的。我们戏曲虽然舞台上可以观到人,但观众也要通过唱词去体会人物,因此这个词要浅,词浅才能使人理解,感性的东西才能强。李渔批评汤显祖的《牡丹亭》,讲他用字太推敲,欠浅爽,不大让人懂。所以历来主张‘词本色’,‘意深词浅’。当然若词浅意也浅就不好了;意深词也深奥,观众也无法体会其意,演员也很难表演。张庚讲剧诗是舞台文学,不是案头文学,不是看的文学。字准了,还要靠声腔来表达他的情感。李渔讲,曲是心中之曲,而不是口中之曲。每个字
【年份】1991
【期号】第10期
【所属分类】 暂无
相关文章
- 1、略论李渔对汤曲的讥弹 作者:沈义芙 年份:1984
- 2、言情:中国戏曲表演理论的奠基石 作者:顾聆森 年份:2012
- 3、我国导演学的拓荒人汤显祖 作者:高宇 年份:1979
- 4、后生可畏:廖聪印象记 作者:周敬新 年份:2010
- 5、情感是戏曲表演的灵魂 作者:王美娟 年份:2013
- 6、明清戏剧心理学论略 作者:刘伟林 年份:1990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