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和中国诗歌的内在机制(续)
【刊名】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周易》 中国诗歌 内在机制 二重体 意境创造 《易》 《文心雕龙》 文学创作 古代文论 魏晋南北朝
【摘要】提出;“意境说是在漫长的文学创作与文论研究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孕育于魏晋南北朝,《文赋》为其理论渊源,《文心雕龙》与钟嵘《诗品》开了先河;形成于唐;广泛运用并发展于清;至今沿用不衰,文艺评论的实践中已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这一论点在《大会简报》作了详尽的具名报导,又以大会共识写进了大会报导,公开发表。1983年,笔者又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的第三次全国古代文论学术讨论会上就此课题作大会发言;自1981年起,在一些影响较大的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有关的系列研究论文,有的论文已被列入文献题录。上述报告和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多次被引用。笔者对《周易》的研究正是从对意境学说研究所引发的。在追本溯源,前顾后瞻中发现,意境创造同《周易》的内在
【年份】1996
【期号】第2期
【所属分类】 B221
相关文章
- 1、简评《诗词论析·续集》 作者:润荃 年份:1981
- 2、张华《情诗》语义说略 作者:孙伯涵 年份:1997
- 3、试析刘勰与汉儒的比兴论 作者:王小红 年份:2002
- 4、《宗经》刍议 作者:刘建国 年份:1986
- 5、对《周易》几处标点的辨正 作者:方向东 年份:1996
- 6、李觏的《易论》 作者:余敦康 年份:1994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