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色文化>报纸>  乐安傩舞 全丰花灯 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乐安傩舞 全丰花灯 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 出版日期:2006.02.23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华东新闻

【出版日期】2006.02.23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本报讯江西省乐安县傩舞日前正式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乐安傩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大致分为三大流派:增田镇东湖村“滚傩神”,由古代村民祈求神灵保佑平安的一种祭祀仪式逐步演变而来;古村流坑的“戏傩”,一般在每年正月集中表演或喜庆日子有选择性地上户献演,主要节目有《钟馗扫台》、《天官赐福》、《走板》、《和尚装香》等;鳌溪镇罗山傩舞,表演时,有八对面戴古代名将或神话人物面具的艺人,伴着锣鼓的节奏,结合人物的身份,或持刀执剑,翩然起舞,或兵戎相见,激烈对打,赛舞竞技,热闹非凡。(游国珍)本报讯日前,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一批50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江西修水县全丰花灯入选美术类推荐项目。全丰花灯源于修水县全丰镇龙泉段村,距今约200年的历史。全丰花灯的说唱均用地道的全丰土话,每次开场白内容多为即兴打诨。如:“要我讲白就讲白,讲得白来听不得。”其器乐多以打击乐为主,有时也以胡琴、笛子、唢呐伴奏。每逢春节、端午等农历节日来临,花灯便上门演出。(丁格非)《华东新闻》 (2006年02月23日 第二版)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