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弘扬临川文化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性开发金溪首届“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6.20
【版次】第01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20820
【全文】
本报讯 6月19日,中国·金溪首届“竹桥文化”发展论坛在金溪县双塘镇竹桥村举行。市委书记龚建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市领导王晓媛、谢发明、黄牡香、熊云鹏、袁川、黄赛荣和市委秘书长李建林出席。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陆子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黄道霞,原南昌市市长李豆罗,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余展,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江惠生,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志,国家民政部计财司原司长、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白益华等100余名嘉宾应邀出席。
龚建华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竹桥文化”发展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开幕式的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抚州文化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抚州素有“文化之邦”、“才子之乡”的美誉。经过千年岁月孕育而成的“临川文化”是赣文化的重要支柱之一。竹桥古村是抚州古村落文化资源中的一块美玉,是临川文化的一个缩影,从竹桥古村,可以折射出我国古代农耕文化、教育制度、儒商文化、建筑艺术、宗教观念、忠孝仁义、道德规范等等,通过解剖“麻雀”,可以整体把握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市正积极保护、挖掘、打造一批像竹桥、流坑等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内容和特色的名镇名村,以挖掘提升文化遗存和特色内涵为重要途径,注重基础与特色并重、整合与提升并举,加快推进抚州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促进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龚建华表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开发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传世工程,是一项保护历史、传承文化的精神工程,是一项挖掘发展资源、惠及广大群众的民心工程,是一项提升城市品位、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将以此次“竹桥文化”发展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举措,加强对我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科学划定古村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努力把抚州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传承发展好,推动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开幕式上,余展向竹桥村授予了“全国‘村长’论坛观察联系点”牌。开幕式后,龚建华、王晓媛、谢发明等随即参加了中国·金溪首届“竹桥文化”发展主论坛,并在主论坛上启动了“田园乡村博览会——竹桥馆”开馆仪式,这标志着竹桥村正式成为田博会第八个成员。
竹桥古村位于金溪县城北10公里,是全市重点调度旅游项目之一,于2010年被国家有关部门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田园乡村博览会是唯一一个全国性的以村庄为基础单位的综合性博览会,包括田园风情展示园、合作交流中心、农村资源产品洽谈与展销中心三部分内容。
当日下午,还举行了全国“村长”论坛走进书乡金溪——乡村文化发展经验交流会。本届论坛以“文化富村,品德先行”为主题。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及市委、市政府主办,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特色村工作委员会及金溪县委、县政府承办。
(邓兴东 本报记者 付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