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临川文化的金色名片:――《<临川四梦>评注》首发仪式走笔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12.10
【版次】第三版(时事?视觉新闻)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文/图 本报记者 梁家田 方友华 周岚 李??
图为《<临川四梦>评注》抚州首发仪式
图为专家们正热情地为读者签名
一
12月8日,抚州文化界迎来了一件盛事:在“东方的莎士比亚”、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诞辰460周年之际,《<临川四梦>评注》首发仪式在市图书馆举行。国内多家权威媒体记者及众多“汤学”专家云集一堂,庆祝这一临川文化精品的问世。
按说,目前国内文化事业十分活跃,每年国内出版的各种图书林林总总,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在我市,每年也有相当数量的书籍付梓。一套《<临川四梦>评注》的问世,为何能在我市以至国内引起如此关注和震动?
抚州是一块文化热土。从古至今,抚州不但诞生了以“北宋词坛的报春花”晏殊,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曾巩,理学大家陆九渊等中国文化历史星空中的璀璨巨星,进而形成了名扬海内外、极具抚州地域特色的临川文化;而且迎来送往过诸多热爱临川文化的名士、大家。在抚州郊外的灵谷峰上,中国第一位山水诗人、晋代谢灵运写下了多篇吟诵抚州山水的佳作。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抚州凝神运笔、钻研出了“天下第一行书”;抚州的文昌桥畔,至今仍有他的洗墨池遗迹。在南城的麻姑山上,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留下了他的书法代表作《麻姑仙坛记》。然而,大多数外地人知道临川文化进而知道抚州,一是缘于被称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北宋“拗相公”王安石,一是缘于被并称为世界三大文化巨人之一的明代汤显祖和他的《临川四梦》。抚州人在网上与陌生朋友交谈,有一段经典对白:“你是哪儿人?”“抚州。”“抚州?没听说过。”“知道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吗?知道写《临川四梦》的汤显祖吗?他们的故乡就是抚州。”“哎呀,知道,‘光照临川之笔’呀,你们那儿是才子之乡啊!”要让外地人知晓抚州,先得让他们知晓临川文化,而汤显祖及其著作《临川四梦》,正是让外地人了解抚州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化窗口、一张文化金色名片。这是临川文化品牌建设的战略高地。
一代伟人毛泽东,对《临川四梦》情有独钟。他曾手书了《临川四梦》之一《牡丹亭》中的一段绝妙好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伟人如此,百姓对《临川四梦》更是津津乐道。其中的《牡丹亭》从问世起,就轰动了海内外。一代又一代的痴情男女为剧中凄美的爱情而感动,而痛哭!鉴于《临川四梦》的巨大影响,中国戏剧的领头羊――昆曲所选的第一个剧目,就是“四梦”中的《牡丹亭》,且一演数百年而不衰。而在近年,由海外华人白先勇先生创立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国内和国外引起了观赏风暴,世人无不以先睹而后快。在国内外,从事汤显祖研究的专家与日俱增,与“红学”相似,汤显祖研究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问――“汤学”。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一朵奇葩。
如今的抚州,正在以赶超发展的速度崛起于红土地上。“建现代工业新城、创文化生态名城”,求新思变的思路,不但使众多新上马的大项目、大工业撑起了抚州这座现代工业新城的脊梁,而且抚州城市规模得以扩大、城市功能得以完善、城市品位得以提升、人居环境得以改善。近年来,我市中心城区大做“产业兴城、文化立城、治水秀城、生态绿城”四篇文章,已经初步“绘”就了独具魅力的好“骨架”。其中的“文化立城”,就是要进一步提升临川文化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让临川文化成为抚州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这里要做的,不仅有汝水森林公园、拟岘台、汤显祖大剧院、名人文化园等硬件的建设,更有传承、光大临川文化的内涵,要抚州人全力以赴去做。
目前,国内国际研究“汤学”的势头正盛。但卷帙浩繁的著述中,仍需要有既能汲取和借鉴历代前贤研究成果、又有较多新的发现和个人创见,能比较全面、准确、通俗地传达“临川四梦”思想精髓和艺术特点,兼有临川本土独特风味的研究成果,既能适应专家的研究需要,又能方便广大读者尤其是当代青年读者阅读和理解。市委、市政府领导目光如炬,看准了这一突破口,邀请抚州本土专家组成精英团队,组建了《<临川四梦>评注》课题组,从2009年起,全力以赴攻关,要把《<临川四梦>评注》打造成临川文化的金色名片。工程无疑是极其艰巨的。然而,参与攻关的吴凤雏、万斌生、邹自振、黄建荣四位专家克服了诸多困难,集中精力,分工协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甄讹补缺,探幽抉微,千淘万漉,披沙取金,反复琢磨,终于完成了这一浩大工程。一套简体横排、重新评注的汤显祖《临川四梦》,由此横空出世。
国内有识之士极为看重此书的出版。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来为此书撰写序言;93岁高龄的著名戏剧理论家郭汉城挥笔为此书及《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题写书名;具有强烈品牌意识的中国戏剧出版社则欣然为出版发行此书而付出了辛勤劳动和巨大支持。至于市委、市政府,则是全力支持,保障了此书的顺利出版。临川文化品牌战略的一个重要高地由此攻克,一张临川文化的金色名片由此诞生!
此书发行,抚州人的欣喜心情从首发仪式上可见一斑:众多读者刚将书捧在手上,便迫不及待地翻阅;翻阅之余,更涌向在首发仪式上现身的专家,请他们现场为自己视若珍宝的此书签名。而国内诸多权威媒体记者的现场采访,则预示着临川文化伴随着《<临川四梦>评注》的流传,将更加突现其独特的魅力,进而让抚州这一文化热土为更多的人所知晓。
“烟波楼阁春如海,明日临川更绝伦。”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