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溯源>报纸>  关于临川文化创新与开发的几点思考郑祥云

关于临川文化创新与开发的几点思考郑祥云

作者: 出版日期:2012.02.18 点击数:780

【报纸名称】:抚州日报

【出版日期】2012.02.18

【版次】第03版(时事·视觉新闻)

【入库时间】20120620

【全文】

  文化名城重在建设,文化资源贵在开发。我们要弘扬临川文化,就要形成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心,弘扬具有临川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为主导,开拓现代科技文化的新内容,吸收国际、国内文化有益成果,推动临川文化,努力以鲜明的个性,积极走向全省、全国、全世界的发展态势。

  借汤公之威名,建设好临川戏曲之都。汤显祖是中国戏曲界鼻祖,是世界顶尖级的名人,号称东方莎士比亚。据资料反映,莎士比亚的故乡只是一个小镇,但已经成为全世界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临川是戏曲之乡,宋元时就有戏曲萌芽勾栏,明万历元年临川人黄文华编写了青阳腔剧本选集。明万历二十六年汤公弃官还乡居玉茗堂潜心戏曲活动,并将《临川四梦》按海盐腔为宜黄戏而作。在海盐腔与昆曲并行的清康熙年间,抚河流域乡班日增,临川采茶戏即在茶戏、灯戏的基础上,经历三角班、半班等阶段发展而成。因此,要弘扬临川文化首先必须借助汤公之威名,建设好临川戏曲之都,搞汤显祖文化艺术研究,大规模、大手笔建汤馆、汤墓,在汤显祖的故乡临川,举办世界级的戏剧节,把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戏剧大师、著名演员都吸引到临川来,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世界艺术才华的戏曲大舞台。

  整合临川文化,建设好临川文化中心园。以温泉为载体,依托温泉的人文资源和自然风光,整合临川文化,建设好临川文化中心园。临川温泉名胜风景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宜人。这里景色秀丽,空气清新,既有温泉、岩洞、奇石,又有湖泊、丛林、山村田园风光。如今,风景区已逐渐与汤显祖纪念馆、王安石纪念馆及临川文塔、万魁塔构成临川独特的旅游观光网络。如在沿途10平方公里构建一些文化旅游景点设施,如筹建临川文化博物馆、临川民俗博物馆、古建民居群、古牌坊和古石雕群,这些物件可以将散落乡间的危房、危建筑物集中起来进行展示。把温泉风景区建成集疗养、休闲、旅游、观光、娱乐、生态为一体的现代文化风光名胜新城——临川文化中心园,以吸纳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励人们文化创业。一是抓紧制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发展规划,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降低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二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文化企业改革,使之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三是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结合城市化建设和服务业发展的形势,精心规划发展以文化旅游业、传媒业、演艺业、印刷业、图书业、文化中介服务业、艺术品和民间工艺品等为特色的重点文化产业。具体可利用名人之名、命名新建筑群或街道路段,也可以在历史名人生活、工作过的地方设立牌匾标志,介绍临川文化景观,更要注重维修、恢复临川著名古迹景点,让临川的历史文化名人有遗迹可寻,有景点可游。同时,还应编印一些临川名人传说、神话传说、风物传说等精美小册子,出版临川籍人诗词集、文学集、戏剧《四梦》集、学习论文集、临川历代名人赞临川诗文集等,制作临川历代名人扑克牌、宣传画、挂历、台历等日常用品,投放市场,放在旅游景点出售。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是坚持“三贴近”繁荣文学艺术创作,让文艺馆院戏团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二是以节庆为引导,提升优秀文化的传播活力。不断探索政府支持、社会化运作的“办节”路子,认真研究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民间民俗节庆,针对少儿、老人、妇女、青年、军人和社区、农村、学校、企业、军民警民共建等不同人群的文化节庆,以及临川“四大灯彩”即:水龙灯、火老虎钉、狮子灯和跑马灯等灯彩文化活动,创办艺术节、文化旅游节庆等活动,提高节庆活动的品位和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三是树立大文化的理念,进一步开展饮食文化,古籍藏书文化以及文物鉴赏等文化艺术理论的研究,举办全市或全区性的展演,让临川及周边的采茶戏、孟戏、傩舞、钱索舞、海盐腔等民间曲艺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四是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注重培养和引进一批中青年艺术骨干和一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技术骨干;特别要高薪聘请一批文化大师,培养一支拔尖人才队伍;完善人才竞争、选择、激励机制,建立优秀人才奖励专项资金;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氛围,不断改变我区目前文化队伍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的局面,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聪明才智纷纷突涌。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