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溯源>报纸>  创业文化与临川文化随想:――读《创业课堂》有感

创业文化与临川文化随想:――读《创业课堂》有感

作者: 出版日期:2008.04.04 点击数:220

【报纸名称】:抚州日报

【出版日期】2008.04.04

【版次】第三版(时事?视觉新闻)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编者按: 本报自2月22日始连载《创业课堂》,至4月2日全文结束,共刊出十四期,备受读者欢迎,引起各界人士关注,有致电本报需要全文的,也有提笔发表个人感慨的,现摘登部分来稿,以飨读者。 读了《抚州日报》连续刊登的《创业课堂》之后,感触颇深。 抚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临川文化源远流长。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发展,我市也在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赶超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外来文化尤其是创业文化与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开始产生碰撞,并不断相互渗透。如何跟上时代步伐,树立创业观念,把创业文化和临川文化相互融合起来,至关重要。 首先,要树立一种新型的临川文化观,把创业文化的精髓融入在临川文化中,植根在抚州人的心灵中。创业文化是创业活动的根,是创业活动的魂,是创业活动的核心。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如果具有深厚的创业文化底蕴和昂扬的全民创业精神,就会走向兴盛;相反,如果创业文化氛围和全民创业精神源泉枯竭,就会走向衰退。其次,要冲破自然经济农耕文化的束缚,创大工业,实现工业化,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临川文化是农耕社会的辉煌文明的硕果,但“以农为本”、“土地情节”、“小农经济意识”,却深深地烙印在这个硕果上,并由此产生了因循守旧、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这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时代,未显示其负面影响,但当社会进入了工业化、信息化的时代,这种思想观念就成了抚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严重阻断了创业者闯市场的动力源泉,削弱了创业者的意志,在推动全民创业过程中起着极为消极的影响。这个束缚必须冲破,创业文化才能深入人心。 在创业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工业和商业特别发达,并也因此产生了一大批工商巨子。这些成功的工商巨子大都没有经过良好的教育,学历也不高,但他们就是在创业文化熏陶下,逐步走向成功的。在2007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全球946个亿万富翁有三分之二的人是白手起家的,他们中间有50人在大学或高中期间就退学了。在福布斯中国排行榜2008年最具潜力中小企业榜的前200名中,浙江、山东、广东、福建、江苏等省市都有10―30家,而江西一家也没有。 创业文化是以经济为核心的,它促进了工业和商业的大发展,培养的是经济创业人才、工商巨子、财富大家;临川文化是以哲学、教育、文学艺术、医学等为核心的,它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培养的是各种文化人才、文化大家。临川文化没有什么经济内涵,这也是抚州经济欠发达的原因之一,没有民营大型企业,不出工商巨子。在经济发达省份,在每一代人中,最优秀的人才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工业和商业进行创业,而我们抚州,最优秀的人才大都进入高等学府,成为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人才,直接进入经济领域进行创业的人微乎其微。所以,提倡创业的思想观念,形成创业文化的氛围,培养创业人才,是推动抚州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方。 在创业文化的内涵里,从小进行金钱观教育是很重要的一课。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金钱教育最早是从家庭里开始的,每个家庭里的孩子必须通过洗碗、扫地、割草等一类的家务劳动,挣得自己的零花钱,帮助孩子认识金钱来之不易,培养孩子的财富意识和理财能力。在浙江、广东等地,人们不仅自己去创业、争当老板、大老板,而且也从小培养孩子早赚钱、早当老板的观念。 在临川教育的内涵里,创业观、金钱观是很少看到的。受临川文化和才子之乡的影响,现代抚州人争着当官的多,去创业的少,就是培养儿女也是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少有人从创业争当老板的角度去进行创业观、金钱观的教育。在学校里,虽然现在强调素质教育,但“头悬梁、锥刺骨”恐怕还是深入人心。 那么,树立创业观念应该是从小教育更富有成效,临川教育也应与时俱进,把优秀的创业文化和金钱观吸纳进去,充实完善自己的内涵,抚州经济发展将来就一定会有一个新面貌。到时,就不仅是抚州到外地去招商引资,外地也会到我们抚州来招商引资,抚州也会出创业的大老板,也出工商巨子。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