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溯源>报纸>  抚州重新认识“临川文化”

抚州重新认识“临川文化”

作者:曾志勇张邦人 出版日期:2003.10.20 点击数:190

【作者】 曾志勇 张邦人

【报纸名称】:江西日报

【关键词】 临川文化 新认识 抚州市 船形屋 玉隆万寿宫 古建筑艺术 文化资源开发 市场适应能力 文化珍品 演出团 

【出版日期】2003.10.20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大江网讯[江西日报]曾志勇、张邦人报道:国庆黄金周期间,抚州老百姓饱餐了文化艺术“盛宴”:始建于东晋宁康二年的玉隆万寿宫正式对游人开放,精美的建筑艺术让市民啧啧称奇;谭纶墓、牡丹亭、状元楼、船形屋,“古文化之旅”精品纷呈,让游客流连忘返;马家山社区文化广场夜夜笙歌,引得市民携老扶幼而来,再现六七十年代倾城看电影盛况。$$重新认识“临川文化”,是抚州近年来对外开放的重大收获。外界只要一提及王安石、汤显祖,则“天下无人不识君”,不少招商项目就是在参观临川文化景点中谈成的,“临川文化”以其高品位的含金量,凸显对外交流的重要作用。抚州市委、市政府2002年确立了“创文化名城,建经济强市”的发展思路,把文化提到了历史从未有过的高度。$$该市专门成立了临川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挖掘整理,通过盘点家底,勘探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金矿”:以“临川四梦”为代表的戏剧文化,以“千古一村”为代表的古建筑艺术,以“宜黄腔”为代表的古声腔艺术,以“建昌药邦”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其他诸如石邮傩舞、广昌孟戏、江邦秘史……一个个都是重量级课题,从而更坚定了以文立市的决心。$$对这些国宝级的文化珍品,抚州市根据轻重缓急、市场适应能力,分类处理,妥善保护,精心开发。采取了领导带头抓文化,社会力量办文化,招商引资兴文化,引进市场机制培植文化等多种方式。为了鼓励社会参与文化开发,政府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该市斥资10亿元,保护性抢救了流坑、抚州会馆、文昌古桥、天主教堂等一批濒危古建筑,抢救性拍摄录制了广昌孟戏、南丰傩舞等一批濒危戏种舞蹈,出版了系列“临川文化”研究专著、画册;并通过招商引资,利用外来资金参与文化资源开发,使谭纶墓、船形屋、洗墨池等一些重点文化遗址修复如故。$$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一些濒临倒闭的文艺团体起死回生,重现活力。抚州市文工团平时化整为零,组成几个小分队,配合各部门开展专项宣传活动,成立了交通规则宣传演出团、税法宣传演出团……有任务时便集中起来,先后两次远赴台湾,开展文化交流;临川采茶剧团、东乡采茶剧团把农村作为自己的大舞台,每年送戏下乡100多场,在合理的定位中拓宽了生存空间。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