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才乡教育>报纸>  爱洒灾民:――市委宣传部干部职工服务临川一中安置点纪实

爱洒灾民:――市委宣传部干部职工服务临川一中安置点纪实

作者:涂中平 出版日期:2010.07.04 点击数:0

【作者】 涂中平

【报纸名称】:抚州日报

【出版日期】2010.07.04

【版次】第三版(时事?视觉新闻)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唱凯堤决堤造成10万余人受灾。为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抚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公共设施搞好灾民安置工作,开放学校食堂让灾民用餐,把部分学校提前放假,动员学生让出床铺给灾民,腾出更多的教室和床铺来安置灾民,在20个安置点集中安置3.5万名受灾群众。

5000、30这两个数字,本来没什么关系,但是因为洪灾,让临川一中安置点5000名受灾群众与抚州市委宣传部全体30名干部职工联系在一起,演绎了一曲动人的爱心故事。

全力以赴让受灾群众住得下来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市委宣传部作为责任单位负责临川一中安置点的受灾群众安置工作。为了党和政府让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病能医治的承诺,部机关30名干部职工上到部领导下到普通干部职工连轴转,上午在救灾指挥部新闻中心、下午到安置点,晚上在责任堤段巡夜,白天到安置点为群众送水送饭。安排5000人的一日三餐,没一个人说苦;发放5000人的席子被褥没有一个人喊累;打扫5000人的生活垃圾,没有一个人叫脏。部里一个司机都快到退休年龄,为了做好安置工作,他与部里干部职工一样从早上6点钟出来一直忙到晚上12点钟才回去,接送干部职工离不开他,运送救灾物资离不开他,但是他没有丝毫怨言,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部里一位女干部,儿子今年高考,抚州发生洪灾的这几天正是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时间,为了灾民安置工作,她只能把儿子填报志愿的事全部推给家人,展现了宣传干部的高尚胸怀。

春风化雨让受灾群众住得安心

洪灾给灾区群众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困难,也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针对安置点受灾群众恐惧、担忧、焦虑、烦闷等心理状况,市委宣传部干部职工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春风化雨的功能,组织播放经典红色歌曲、影片振奋人心;从部机关干部职工、学校志愿者、受灾群众中挑选文艺爱好者,精心编排灾民喜欢的小品、小戏使大家开心;印发“为什么要全部转移出来”“为什么要集中安置”“为什么要定期消毒”等“十一个为什么”宣传小册子让大家放心;与有关部门配合,组织医疗卫生服务、心理辅导让受灾群众舒心。

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社会各界的爱心援助,市委宣传部及相关部门的实际行动,让受灾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党的关情、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他们纷纷通过感谢信、诗歌等形式表达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和对开展灾后自救、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强决心。临川区罗针镇长胡六小组72岁的灾民施汗保,在感谢信中说:“我衷心感谢党中央、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在这里得到妥善安置。市委宣传部干部职工和临川一中的老师对待我们就像亲人一样,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给了我们最好的服务,我带了五个孙子,安住非常舒适,住在这就如在家里一样。”唱凯镇低洲王村全体村民用“千好万好中央政策好,河深海深共产党恩情最深,武警部队吃苦耐劳,舍自命一心为了救灾民,自盘古开天地,未得这样的好领导,我们住在临川一中,感谢学校师生热心招待好,把灾民看作自己亲爹亲娘,三餐茶饭甜又香,老年人、小孩加餐点,水无情、 人有情”富有节奏感的即兴诗,表达了灾民心里话。涂中平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