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风物>报纸>  生态园里好风光:――马头山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掠影

生态园里好风光:――马头山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掠影

作者:光平盛荣余俊 出版日期:2008.08.04 点击数:0

【作者】 光平 盛荣 余俊

【报纸名称】:抚州日报

【出版日期】2008.08.04

【版次】第二版(综合新闻)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2000亩白茶、500亩葡萄、200亩枇杷、200亩无公害水稻点缀在青山绿水间……这是资溪县第一个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 近日,笔者走进马头山镇,只见青山绿水间洋溢着勃勃生机。白茶、枇杷、葡萄、无公害水稻和欢笑的人群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山水画卷。 走进被当地人誉为“世外桃源”的柏泉村,呈现眼前的是:青山环抱,树木葱郁,农舍错落有致,村前数十亩水稻显得格外青绿,村民们正在田里忙碌着。 今年,资溪县决定试点发展无公害水稻。一面临水、三面环山、地处偏僻的柏泉村成为该县首个无公害水稻种植示范点。虽是试种的第一年,但村民积极性很高,争相购买井冈山红米、易X晚二号浙江软米等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达200多亩。 “我们试种的这些新品种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只用农家肥,可算得上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刚从田里回来的村民王天石高兴地说,“水稻收割后由政府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虽然产量低一些,但成本低,价钱又比普通稻谷高上好几倍,很划算。这次我放弃在县城做生意的机会,特意回家种了10亩无公害水稻。” 顺着新开的山路,我们来到了王家村白茶种植基地。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忙着锄草、施肥,长势喜人的白茶苗在风中轻轻摇曳着,散发着阵阵清香。看到有客来访,茶园主人――资溪县香檀山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根富放下手中的活儿,泡上一壶自产的白茶,与笔者娓娓道出资溪白茶发展史。 资溪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越,非常适合种植白茶。2003年,浙江省安吉县茶叶种植能手姚根富在考察了多个地方后,被资溪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深深吸引,决定把家乡的白茶引过来。该县农业、林业、移民等部门相互配合,在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扶持,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极大激发了农民种植白茶的热情。 在运作模式上,该县由过去的“公司+农户”发展到现在的“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销售价格、统一产品收购。尝到甜头的农民,纷纷以山场、劳力等入股,加入金茗白茶产业专业合作社。如今,该县白茶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白茶已成为资溪的一张“绿色名片”,畅销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并出口到日本、韩国。最近,资溪白茶还在上海市茶文化节上获金奖。 金茗白茶产业专业合作社社员张幼和笑呵呵地说:“参加合作社,我们不仅学到了技术,还得到了股份和利润,妇女、老人都可以到茶园里干活赚钱,如今村里打牌的少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 在生态葡萄园,笔者看到:一排排整齐的葡萄架像士兵一样站立田头,一根根葡萄藤争先恐后向上攀爬。“这个生态葡萄园面积有500亩。”随行的资溪金藤腾稔葡萄有限公司的陈总向笔者介绍说,“由于这里的土壤、气候、环境非常适宜种植葡萄,我们公司引进了南玉、红高、红玫瑰、温克等12个优质葡萄品种,采取公司出苗木和技术、分散管理、统一定价收购的形式,与农户合作。”陈总还十分自豪地告诉笔者,南玉、红高、红玫瑰、温克等4个品种是北京奥运会指定果品。看着那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我们仿佛看到了农民丰收后的笑脸。

光平 盛荣 余俊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