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风物>报纸>  “一个也不能少”成马头山中学追求目标

“一个也不能少”成马头山中学追求目标

作者:陈光平俞盛荣 出版日期:2008.02.28 点击数:0

【作者】 陈光平 俞盛荣

【报纸名称】:抚州日报

【出版日期】2008.02.28

【版次】第三版(时事?视觉新闻)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教育聚焦 抚州一中协办] 本报资溪讯资溪县马头山中学,是一所地理位置偏僻、条件非常艰苦的农村初级中学。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全县义务教育最难普及的乡镇。然而,该校全体教师将“一个也不能少”作为追求的目标,紧紧抓住“两基”攻坚的机遇,以深厚的感情、高度的责任心和最大的决心,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普九”攻坚工作。今年1月,该校校长何加安因此受到省政府的表彰。 “一个不能少”是马头山中学每个教师心中的标尺。为了让全镇的适龄学生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该校一直把“两基”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两基”领导小组,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由校长牵头,其他领导、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负责具体工作,形成了全体教职工一起抓的管理格局。该校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两基”文件,对各项具体要求逐条领会,认识“两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在“两基”工作中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该校学生居住分散、上学交通极其不便。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该校组织教师,利用周末和假期,一座座山地爬,一个个村地走,给家长们讲道理、下保证,把宣传单送到全镇3000余村民手中。实行一费制,坚决杜绝乱收费,对困难家庭实施“扶贫救助”,有效解决了贫困子女入学问题,确保辍学率为0。为了提高本镇村民的文化素质,学校还筹办了义务扫盲班,定期给村民们上文化技术课。 资溪县是全国有名的“面包县”。马头山镇60%以上的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做生意,学生则普遍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监护。为了防止学生辍学,做好留守孩工作,学校建立了“心灵沟通站”,开通了真情热线电话、设立了“悄悄话信箱”、开辟了“关爱留守孩工程”宣传专栏和网上绿色通道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常与孩子们谈心交心,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常组织开展充满人情味的集体活动,如“给学生过生日”、“给远方亲人的一封信”征文、定期开通亲情热线电话、加强与校外“代管人”的联系等,架起了“孩子――学校――家长――社会”的桥梁,在留守孩心中播洒爱的阳光,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的氛围,让他们安心在校读书。 (陈光平 俞盛荣)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