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风物>报纸>  马头山与至道生佛

马头山与至道生佛

作者: 出版日期:2009.07.16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闽西日报

【出版日期】2009.07.16

【版次】第六版

【入库时间】20110308

【全文】

马头山位于上杭县步云乡上福村与古田镇吴地村交界处,系国家级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腹地,因山形似马头,故名。这里山清水秀,神光异彩,以有至道生佛而闻名

。有诗云:“杭辖百二里,坐地一禅关;近接梅花洞,遥迎双髻山;四周多胜境,游人任往还;生佛跏趺坐,分来罗汉班。”

古刹马头山寺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迄今已有370多年历史。据《上杭县志?方外传》载:“至道禅师,名性戒,本吴中人,六岁从闽县僧敬心为徒,及削染年二十,闭关历五寒暑,博通经典。一日书壁云:出家不成佛,心中思何物。遂遍叩诸方参学。明崇祯间至县,结茅庵于小吴地之马头山。清顺治三年,僧腊五十七,预制一龛,端坐示寂,遗命僧众,六年后依教焚化。至期启视,肉色不坏,骨节珊然。里人惊异,即真身漆之以金,迄今犹存,其首微侧于右。”有关马头山寺至道生佛的传说之多,尤其至道端坐圆寂六年后,“肉色不坏,骨节珊然”,众徒僧用金粉漆之真身,每日点烛燃香当“生佛”供奉,诸事扬播遐迩,乃至闽粤赣客家及东南亚佛国。数百年来,马头山寺“慕名朝山进香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文革”前,港澳、东南亚等地的高僧曾多次组团到马头山朝圣,目睹“首微侧于右”的至道生佛,并“至敬至诚”顶礼膜拜。后听说至道“真身”(即“金身木乃伊”)于“文革”初期“破四旧”时被焚毁,海内外众高僧深表惋惜,谴责暴殄天物行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上福村和吴地村信士重塑至道“金身”,“所塑金身亦与玉身相似无异,灵光亦同往昔”。如今,历尽数百年沧桑的马头名山,已经成为闽西梅花山翠绿里的一个著名佛教旅游圣地。

左图为最近新建成的马头山寺。

马头山与至道生佛

□傅长盛廖汉奎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