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马头山:省委书记的牺牲地
【作者】 朱窈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4.05
【版次】第14版:永康金报特别报道
【入库时间】20120620
【全文】
事迹:1942年初,由于叛徒告密,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和闽浙赣特派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被国民党逮捕。“他在闽浙两省边境活动多年,今被捕,胜俘敌十万。”国民党浙江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张宝琛得意地说。
2月底,刘英被押往当时国民党省政府所在地永康方岩。在狱中,他利用一切机会为党工作,给看守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道理,感化了一批人走向革命之路。
5月17日,从他的嘴里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后,蒋介石从重庆发来急电,饬令从速处决刘英。5月18日清晨,年仅36岁的刘英英勇就义。
牺牲地:方岩镇橙麓村朝西的马头山丹枫树下。
亲历者程来朝(80多岁):几乎每一个永康人,或多或少都听过刘英的事迹。
刘英,1905年出生于江西瑞金,原名刘声沐。1929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成为红军的高级将领。
1942年2月,一个冬寒料峭的日子,由于叛徒出卖,刘英在温州被捕,随后被押解到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临时驻地永康方岩。
同年5月8日,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接到日本军队可能攻打方岩的消息,决定将省政府迁到丽州云和。于是,他们将刘英枪决于马头山麓丹枫树下。与刘英一起英勇就义的,还有一同被关在方岩的中共衢属特委书记张贵卿。
当时,刘英就关在程氏宗祠里,村里的人虽然见不到他,但对红军和他一直心存敬仰。那时,我才8岁,刘英被杀害时,我就在现场,还听到了刘英临行前高喊“共产党万岁”。在他的影响下,我们村出了10多个红军,是一个红色村庄。
刘英死后,村民冒死上山,找到了两位英烈的遗骸,偷偷将其掩埋,并在坟上种了棵扁柏。我于1966年当上橙麓村党支部书记,并当起了刘英烈士墓的义务管理员,打扫墓地,去除杂草,一直到1985年我上调到方岩镇工作为止。
牺牲地:英烈精神激励着我们
扁柏长青,英烈精神常在,红色思想在永康人民心中长存。
程建华是程来朝的儿子,现为永康市人大副主任。“我们当地人从小就耳濡目染,深受英烈精神感染。”程建华说,小时候,父亲有空就会跟他们说英烈们的事迹,并用实际行动为他们兄弟作出榜样。如今,程家两兄弟都是公务员,“做人要正直、为官要清廉”的思想一直不曾忘却,也不敢忘却。
刘英事迹在永康广为流传,红色精神不断推广。
1953年,永康始建刘英烈士墓,1982年进行重修,1988年正式定名为“刘英烈士陵园”。聂荣臻元帅为陵园题写了园名。
1992年,为纪念刘英烈士牺牲50周年,永康市委、市政府又对陵园进行了扩建。现在,陵园总面积已达50亩,集墓、馆、碑、亭等于一园,是省级“红色旅游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每年的清明时节,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学校甚至许多村党支部会组织人员前来瞻仰、学习。
(朱 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