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山追匪记
【作者】 张忠凯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4.12
【版次】第06版:掌故
【入库时间】20140510
【全文】
张忠凯
马头山镇位于贵州省湄潭县的最北端,它与凤岗县接壤,是一个盛产茶叶和烟草,商业很繁茂的场镇。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处于两县交界处,是土匪经常窜来窜去的藏身之地,惯匪雷三、史肇周就经常在这里从事抢劫、奸杀活动,骚扰老百姓。尤其是惯匪雷三解放前就是黔东北最狡猾的职业土匪,经常在遵义、绥阳、湄潭、凤岗等几个县的边缘地区出没无常地作案。他以迷信的手段(将灵符烧成灰溶于酒中令匪徒们喝下)豢养了一支所谓刀枪不入的“神兵”队伍,老百姓对这股杀人不眨眼的匪徒闻风丧胆。
1950年7月中旬的一天凌晨两点过,驻扎在湄潭杨家山的二野军大五分校一总队二大队十八中队一区队,突然接到中队部从湄潭县城送来的紧急情报,说雷三股匪正在绥阳境被136团3营的一个排追击朝马头山方向逃窜,要这个区队立即奔赴马头山配合围歼这股匪徒。
区队长袁敦庆接到情报后,紧急集合宣布任务,除留下三分队守家外,其余四个分队由他带领奔赴马头山。当时,我任一区队五分队副分队长。从杨家山到马头山相距有二十多里路,但那时没有公路,只有一条坑洼不平的泥泞土路加石板路。我们在暮色中急匆匆地快速奔跑,由于夜色朦胧,看不清路面,有不少战友沿途不断摔跤。当我们到达马头山时天刚拂晓,此时我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嘘嘘了。区队长要我们在场外隐蔽侍命,派出一个小组到镇内侦察情况。这一天,正是马头山赶场的日子,天大亮后,山路上逐渐有赶场的农民向场镇走来。我们迅速和136团3营那个排取得联系后,才得知雷三在在马头山只停留了十多分钟,于拂晓前匆忙带着二十多名匪徒又转向往绥阳方向逃窜。他们这个排已紧追不舍折返向绥阳回追下去。这个雷三十分狡诈,跟我们兜圈子,使我们扑了一个空,大家很扫兴。袁区队长当即决定,为防止雷三又窜回来,我们暂不撤离,在场头场尾各安排一个分队站岗放哨,加强戒备,其余两个分队在场上巡逻作机动,以保护农民安心赶场。我们五分队负责在场镇的东面站岗放哨,以防止雷三股匪再次窜回马头山来。我当时的心情很好奇,很想“见识”一下雷三的“神兵”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马头山的集市比较繁华,街面由石板铺成,商号和饭馆比较多,街上挤满了赶场的农民,卖茶叶和烟草的最多。一家商店的老板对我们说:今天要是你们解放军不来这里把雷三赶走,我们可就遭秧啦!
这一天我们虽然没有追击到土匪,惊险了一场,对意志和毅力进行了一次考验,但我们却在马头山站岗放哨,完成了保护农民平平安安赶场的任务,也觉得劳有所值。直到下午,赶场的人逐渐散去,我们才整队回到了杨家山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