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山印记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10.12
【版次】第A4版(长城)
【入库时间】20131211
【全文】
李海明
曾游过许多名山秀水,也曾踏过许多翠峰幽谷,然不论走在哪里,总也忘不了故乡那座平凡的马头山。
马头山缘于峰顶形如马头而得名。它不巍峨,不像黄山那样浮云缭绕、雄浑壮丽,也不像五台峰峦叠嶂、香烟袅袅,它只是一座很普通、很平凡的山。没有清澈泉水,亦没有伟岸苍松,它只是我所记忆中最为普通而最为不起眼的一座矮山。然而,也就是在这座普通而又平凡的山脚下,我却以它为骄傲,度过了我梦幻般的童年时代。
马头山的土壤是贫瘠的。泛黄的皮肤上,点缀着些许并不见长的山草,碎小的石粒夹杂在土壤里,只要脚轻轻踏过,便会留下深深的印痕。冬天里风大,黄土随风卷起,弄得满屋子灰蒙蒙的, 碰到夏天的雨季, 山洪下泄,沿着沟壑,直冲下来,大量的庄稼便成了它吞噬的牺牲品。这在我幼时的心灵深处是极为难过的事,那一刻,我心中最迫切的想法便是种下很多的排子树,挡住泄洪的山水。
然而,我并未因它的贫瘠和无情厌恶它,相反,却时时在心中深深的爱着它,虽然,在那个年龄,我还并不知道它的未来会怎样。
土地承包后,各家都分得了田地,修筑防洪工事也因此随着增多了, 然而, 却常常无济于事。一到夏天,这便成了大人们常常头疼的事。然,那时的我们却是异常的兴奋。 土地的承包,各家都有了自己的耕畜,风和日丽的农闲时节,放牧是我们小伙伴周末的最好选择。 早晨起来,带了干粮,在村边的石井旁饮了马,牵了缰绳,坐在马背上,我们便排了长长的队伍出发了。
山脚下是有田地的,放牧需到山里边。 大约行走一个多小时, 我们便进了山。 清清的凉风, 满地的野花, 小鸟叽叽喳喳, 童年的心好似放飞的风筝,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界赋予我们那个年代的美。放了马儿,我们便把心交给了山。挖一些山葱,摘一些山丹花,分类装在自己自制的小袋子里,赶上大伙兴起,爬上山顶, 还能尽览故乡的全貌。中午我们跑累了,便拿出干粮来吃, 有手艺的伙伴点燃了柴禾,烧一些山葱伴着吃。虽然干粮都是一些玉米面饼,但在那时却也十分的美味。
酷热的夏季,在山的怀抱里美美的睡上一觉,也算是周末最美的一种享受。山里是没有蚊子的,只有鸟儿的轻啼与蛐蛐的欢叫,自然界不花门票的轻音乐悠闲地伴着你悄悄地进入梦乡……
后来自己长大了,走出了山村,远离了马头山,从此便也对它渐渐陌生起来。
前几日回乡,见到儿时的伙伴,虽然他们都已挂满了岁月的印痕,但却没有忘却了我们儿时的记忆。谈话间,伙伴们告诉我,马头山已不再是旧样子了,山上植了杏扁树,种了果树,一到春天,满山的花儿,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看了都会让人心醉。
我的心蓦地明亮起来,童年时代的梦终于成真了,那遍地的杂草、飞扬的尘土和洪水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山葱、山丹花和巢中的小鸟也已从我定格的记忆深处流逝, 但使我庆幸的却是,马头山也终于不再平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