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坊村:灵谷峰下仙游地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1.29
【版次】第09版:旅 游 周刊
【入库时间】20140310
【全文】
文/图 黄初晨(抚州)
出市区东行15公里,可见一山巍峨,那便是江南名胜灵谷峰。灵谷峰山麓东南面,有一处古民居群,规模如州府所在地一般,这便是金溪县浒湾镇黄坊村。
黄坊村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81栋,其中明代建筑有6栋。春节期间,在游览灵谷峰之后顺便踏访黄坊村的明清古建筑群,不失为一个观光休闲的好选择。
黄坊村因居灵谷峰之东南,古往今来,从东南及金溪方向游历灵谷峰的人均经由该村,如今已修葺了水泥公路通到灵谷峰山顶。
黄坊村人口稠密,400多户,1000多人,但均为杂姓,民谚把这里的姓氏编成一句“金车黄河(何)水,不荫一棵芋(于)”,意思是黄坊村有金、车、黄、何、于诸姓。
黄坊虽然杂姓多,但村庄的建筑规划统一。在古代,整个村庄有“举林世第”等3座门楼,凭借此险要,土匪、盗贼难以入村。
应钦中学车氏宗祠
沿着村中公路向灵谷峰行走,路旁有一座规模宏大的车氏宗祠。
车氏宗祠属三进院落,院基渐次升高。祠堂由16根6米高的木柱支撑起整体框架,四周青砖墙到顶,天井边的围栏石雕造型别致。
过了大门可见第一个天井,由天井到过殿有五级台阶。炉座用清石雕成,呈正方形,四面均刻有花卉鸟兽等图案。宗祠的大门原本有8只大石狮,“文革”时期被毁坏了,只留下巨大的存放石狮的石磉。据村民介绍,这是明代遗迹。
据《金溪县志》记载,车氏宗祠曾是金溪最高学府“应钦中学”的校址。应钦中学是金溪琉璃乡东源村人曾仲鲁、龚学遂在1939年创办的私立学校,抗战期间的1941年秋,应钦中学迁至黄坊,当时有小学班和中学班。
村中74岁的老人车景云曾在应钦中学读了两年小学。他说,应钦中学是以祖籍在临川的民国人物何应钦的名字命名的,因此得到何应钦的关注,何应钦曾为应钦中学题词并赠送大幅肖像。当时应钦中学的师资力量很强,吸引了包括抚州城内的学生前来求学。
乡民重建庙宇道观
1942年5月下旬,金溪县被日军攻占,黄坊村也遭涂炭,日军在黄坊村将老弱群众26人全部刺死在福音庙前的池塘里。日寇败退前,曾纵火梵烧灵谷峰,因一云突至,晴空转雨,将火浇灭,得存后殿及偏舍。
日本投降后,黄坊村的车其章回到家乡,来到灵谷峰,只见那里已是断壁残垣、瓦砾遍地,决心修复。他找人商议修复之计,将修复计划书印发各地,筹募修复资金,还亲自前往湖南、贵州等省募款。在湖南常德、贵州贵阳的黄坊村人接到修复计划书后立即响应,慷慨解囊,共募得法币(民国时期货币)20余万元。
车其章、车林祥等人重新对灵谷峰的庙宇道观进行规划设计,买办建筑材料,造窑烧制砖瓦。一些群众踊跃参加砖瓦和木料等建材的搬运。历经一年多的修建,次年,庙宇道观被修复一新。
黄岩别墅完好精美
在黄坊村80多栋明清古建中,保存最好的当属黄岩别墅。黄岩别墅又称“南平世家”,是村人车先庆历时数年于清末民国初年建成的。
车先庆在湖南长沙做生意,为了给其子娶亲,他在家乡建造了这栋房屋。房屋占地1200多平方米,东西两院合一,东院为中西合璧式结构,双层台阶上有一大门,房门石匾上刻有“黄岩别墅”四个大字,书法极为精致。西院为中式结构,大门牌匾为“南平世家”,寓其谨记福建祖先。
黄岩别墅前有石栏砌成的水塘,风光绮丽,室内砖雕、木雕、石雕工艺极为精美。村人车会文说,车先庆的后人在村中并无田产,土改时也未被划成地主,因此,这一偌大的房屋没有被充公,仍由其后人居住,故整栋房屋能保护得十分完好。
为打造灵谷峰东南旅游观光胜地,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金溪县先后筹集资金400万元,对灵谷峰东南风景区的黄坊村进行综合开发,将黄坊规划为三个功能区:一是古建筑保护区,二是控制改造区,三为新建区。
如今的黄坊村,已成为灵谷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想亲眼去见证一下它的美吗?春节期间,随便抽一天时间去一趟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