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风物>报纸>  灵谷峰上的女挑夫

灵谷峰上的女挑夫

作者: 出版日期:2011.11.15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临川晚报

【出版日期】2011.11.15

【版次】第05版:记者走基层

【入库时间】20121205

【全文】

□文/图实习生李嘉勋鲁智启晚报记者赵静波

灵谷峰,是市民经常涉足的风景区,在游人们闲庭漫步的步履中,总能看到几双沉重而坚韧的步伐。他们是人数越来越少的挑夫,终日走在蜿蜒的山路上,肩挑着生活的重担,更肩负着美好未来的希望。

和年近四旬的黄大姐一样,挑夫选择这一行当大多是生活所迫。黄大姐不愿向记者透露自己的名字,但是却很乐意在烦闷的爬山旅程中与记者拉家常。黄大姐的丈夫也是一名挑夫,黄大姐有空时也挑两趟赚点钱补贴家用。后来,黄大姐的丈夫身患癌症,黄大姐四处举债仍没能挽留住丈夫的性命,为了老人和一对儿女的生计,黄大姐无奈独自扛起了扁担,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黄大姐记得,以前灵谷峰的挑夫有20多人,后来人越来越少,黄大姐成为现在屈指可数的灵谷峰挑夫中的一员。挑夫的工作劳累且薪酬极低,很多人都劝黄大姐外出打工,但是黄大姐为了照顾腿脚不便的老人和年仅7岁的小女儿,只能咬牙坚持。工作时,黄大姐就把小女儿带在身边一起上山。小女孩看起来很喜欢爬山,一路蹦蹦跳跳地跑到了前方。

海拔300多米的灵谷峰山路崎岖,没有缆车索道,山上的每一粒米、每一片菜、每一滴油,都凝结了挑夫辛勤的汗水。黄大姐正要运上山的是一担大约40公斤重的两袋大米,上山一趟要一个多小时,由于太费体力,黄大姐一天只能挑两趟,挑一趟可赚15-20元钱。很多次,黄大姐都想不干了,但是一接到活儿,黄大姐就十分兴奋,天没亮就拖着浑身疼痛的身躯拿着扁担出门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大姐已挑了近20年。黄大姐说:“挑一趟上山,可以换来一家人一天的伙食,值得。”

记者发现,尽管看起来步伐沉重缓慢,但是挑夫总能赶在游客前头。黄大姐已经记不清楚爬了多少趟灵谷峰,每一趟,黄大姐都把一路上的喧闹声和风景甩在身后,静默无语地向着心目中的美好生活跋涉前行。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