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专业诚于品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相山分所雷修龙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7.16
【版次】第06版(六版)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大医精诚》中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这个困扰医者几千年的问题,孙思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给了我们标准答案―――“大医精诚”。所谓行大医者以解决众生疾苦为大,然而只有具备精诚者,可承大医之名。
《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精”于高超的医术。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诚”于高尚的品德。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卫生监督工作者担负着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前沿重任。尤其是在社会当前的生活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现实。面对种种情况,是勇往直前,还是明哲保身?对此,《卫生监督员行为规范》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各类卫生监督员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及卫生标准,技术规范和工作程序;各类卫生监督员必须忠于职守,恪守职业道德,树立公仆意识;各类卫生监督员必须公正执法;各类卫生监督员必须廉洁执法;各类卫生监督员必须文明执法;各类卫生监督员必须规范执法”。这是“大医精诚”在当代卫生监督工作的诠释。
对我个人而言,要做“大医”必须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扎实的业务基础和严格的实践锤炼。
否则就不可能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卫生监督员,“为淮北人民的饮食、饮水、就医及就职安全做出积极高效的贡献”也只能是一纸空谈、一句大话。“欲成才,先成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卫生监督员,首先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要有人民群众健康利益高于一切的道德品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廉洁、不徇私情,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准确取证、实事求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仪表端正、证件齐全”。就是对每一名卫生监督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标准要求,卫生监督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严格执行、模范遵守。“精”于卫生监督专业知识,“诚”于卫生监督职业道德,这样才是卫生监督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大医”,这也是本人读完《大医精诚知识读本》的深刻领悟。
卫生监督事业任重道远、博大精深,未必每一名卫生监督工作者都能完全渗透其中,正所谓“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前人已做出典范,而我要做的则是效尤先人,力争首先做到“精诚”二字,随尽毕生之力来铸造“大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