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人 平常心 平常事 ――
【作者】 刘文竹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5.27
【版次】第111版(一百一十一版)
【入库时间】20110725
【全文】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位义务修路人如今在干什么?他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带着种种好奇,记者对老人进行了专访。
5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相山风景区人工湖,见到了正在练舞的陈平生老人。如今的他,头发已经花白,但依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
一曲终了,陈老停下了舞步,跟记者谈起了往事。
2000年底,陈平生从淮北移动分公司退休以后,坚持每天早晨上相山锻炼身体。他在晨练时发现,相山上虽有人工铺就的石阶,但在山顶,连接相山九个山峰的小路崎岖不平,尤其碰到沟沟坎坎的地段,晨练和游玩的人就必须小心地探下身子,攀着岩石而过,还经常被磕磕碰碰,很是危险。
看到这些,陈平生萌生出一个念头:趁身子骨还硬朗,把山顶的这段路修一修,与人方便,于己也方便。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家人,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你都退休了,还瞎折腾啥?后来,家人渐渐被他的坚持所感动,由反对转变为理解和支持。
2001年初,陈平生买来了锤头、凿子等工具,开始了义务修路。每天天蒙蒙亮,他便带上工具、干粮和水前往修路现场,一锨一锨地挖,一镐一镐地掘,见到坡陡的地方就削缓,见到沟坑就填平。傍晚亮灯之时,他才拖着疲倦的身子返回家中。
苦干了一年多,在山顶的九座小山峰之间,一条虽说不宽但很平坦的山间小路就在陈平生的一镐一锨中显露了出来。
从谈话中,记者从眼前这位老人身上感受最多的是朴实无华。也许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 平平淡淡才是真。
“老陈,再给我们放一曲,我们还想再练会啊。”公园里交谊舞爱好者打断了我们的交谈。
“好嘞,等下我接着给你们放哦!”“瞧,那就是今年初我用零花钱买的MP3和扩音器。”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他的“音响设备”。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平生现在已经很少再登上相山山顶了。但他每天清晨仍坚持到相山庙、人工湖散步,散步之后就会同大家一起放放音乐练练舞。
“我就是一个平常的人,有一颗平常心,做平常的事,过平常的生活。”陈平生对记者说。
如今的相山,各条山路都贯通了,山路还铺上了青石台阶,不少地方还加宽了。“看到市里下大力气把相山风景区修建的那么美好,我心里真高兴啊!每段路修好后,我都会去走一走,这些年我已经把相山的每条路都走了一遍。”说起山上的每条道路、每个景观,陈平生都如数家珍。
练舞结束后,记者随陈平生一起下山。下山途中,陈老跟记者聊起了他幸福的家庭生活。
2007年,陈平生的孙子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欢乐。儿子、儿媳都要上班,工作繁忙,他和老伴退休在家,就帮忙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老伴每天买菜做饭,照顾孙子的饮食起居,我呢,就负责带孩子耍耍。”看着孙子一天天健康成长,陈平生和老伴喜由心生。“现在孩子大了,上幼儿园了,等他放学回家,我就陪他玩会,给他讲讲故事、教他点小知识,他可喜欢跟我在一起呢。”说起孙子,陈平生脸上乐开了花。“有时带孩子上山锻炼,我会给他讲讲我当年修路的故事。”平常人,平常心,平常事。这就是陈平生,一位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普通市民。
■ 记者手记山顶之上,路在他的一镐一锨中显现;九峰之间,有着他最善良的愿望。这愿望无关乎金钱、无关乎荣耀,只是想让看风景的人走得舒坦,让晨间锻炼的人走着安全。回望2000年,相山的脊背记录下他辛勤劳动的身影,而那段义务修路人的故事也在民间久久流传。
“我就是一个平常的人,有一颗平常心,做平常的事,过平常的生活。”十年后的今天,陈平生朴素的话语,让记者油然而生敬意。在他身上,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到了“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的煤炭品格。有这样可敬可爱的市民,淮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