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科技破难案——记全国优秀民警淮北相山公安分局祁军
【作者】 王锦森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5.22
【版次】第03版(江淮法眼)
【入库时间】20120820
【全文】
淮北市公安局相山分局刑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主任祁军,自1997年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以来,多年如一日,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因表现突出, 2008年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2009年荣获省公安厅个人二等功, 2010年荣获淮北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前不久,她被评为安徽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每当报警电话响起,身为刑事科学技术室主任的她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凭着练就的刑事技术的过硬功底,她在勘查现场时一次次准确地捕捉到罪犯作案的蛛丝马迹,一次次令人叹服地将犯罪分子收入法网,并因此成为淮北公安队伍中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高手。
2009年4月27日16时左右,相山公园水塔山上发生了一起恶性杀人案件,她及时带领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实地勘查,为了准确判断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和发现提取犯罪痕迹物证,背着器材在山道等犯罪现场、关联现场来回勘查和提取,腿蹲麻了,用一只脚撑着地继续勘查下一个痕迹点,大家劝她休息一下,她却说,早一分钟发现线索及证据就能早一分钟破案,我实在不想因为休息错过战机。
就这样,连续工作了7个小时,她在现场的树林里爬过去,翻过来,一寸一寸地寻找,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在现场的树林里发现了大量的足迹、生物检材等,经检验确认为犯罪分子作案时所留。案件汇报分析完毕,她才坐在地上,端起早已凉了多时的盒饭。十几个小时后,侦查人员将犯罪嫌疑人龙某抓获归案。
刑警的职业注定和艰苦结下不解之缘,当一个个疑难案件水落石出,当一个个狡猾、凶残的案犯落入法网的时候,祁军最知道“艰苦”这两个字的含义。
刑事案件往往在中午或晚上发生,她经常在中午晚上加班加点勘查现场,丈夫和女儿经常找不到她,但她始终没有一句怨言。
2011年以来,相山区渠沟镇辖区盗窃农宅案件呈高发态势,使广大农民不敢外出干活,成为影响农村治安不稳定重要因素,引起淮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整治农村治安秩序工作组进行专项整治。祁军通过对盗窃农宅案件的现场细致勘查、终于确定了主要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犯罪嫌疑人刘某某交待自2006年以来先后单独或伙同他人在浙江杭州、安徽淮北等地入室盗窃案件200余起,涉案价值8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
当辖区居民从新闻媒体上得知这一团伙覆灭后,自发地来到刑警大队,称赞祁军和她的战友不愧是人民的“神探”。
痴心不改,一心破案,这是祁军的战友对她二十年来无悔追求的最高评价。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祁军和她的战友们共参与破获重、特大案件620起,带破其他案件1800余起,名列淮北市公安局利用刑事技术破案第一。
·刘波本报记者王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