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风物>报纸>  淮北矿业相山水泥公司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淮北矿业相山水泥公司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作者: 出版日期:2008.01.08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中华建筑报

【出版日期】2008.01.08

【版次】第14版 (信息平台)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本报讯 截至2007年底,淮北矿业相山水泥公司年产销优质水泥同比增加3.2万吨;外销熟料21万吨,同比增加9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此成绩标志着该公司不断做大企业规模,已经成为皖北地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水泥生产企业。

2007年,由于全国水泥产量增幅迅猛,价格大幅下降,加上各种原材料涨价因素,国内水泥生产进入了高成本期,许多水泥企业处于微利或者亏损状态。面对严峻的挑战,相山水泥公司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走好技术改造、工艺革新和强化管理“三步棋”,加大管理创新力度,在严、细、实上下功夫,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

技术改造是更好更快发展的“第一步棋”。该公司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对影响质量的各个工序都先后进行了改造。特别是日产2500吨熟料新型环保型干法生产线投产后,不仅产品成本明显下降,而且形成了规模效益。为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该公司利用干法水泥生产线余热,投资2800万元建设装机总量为4.5兆瓦的发电站,充分利用富余的热力资源,延伸水泥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效益。该项目于2007年3月8日成功发电,目前已经安全发电1800多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达500多万元,减少企业外用电20%。公司还对淘汰生产线的生料磨系统进行改造,把原来的湿法生料磨改为生产矿渣超细粉,年节约成本360万元。

“第二步棋”是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工艺革新。相山水泥公司全面开展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以ISO质量标准化为核心,突出体现技术人员带课题运转的原则,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给予重奖,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攻关积极性。该公司尾矿替代生产工艺的革新,不仅提高了熟料烧成质量,而且每生产1吨熟料,可节约原煤14千克,使煤耗降低了12%,大幅度降低了熟料生产成本,实现了提质降耗。干法车间、保运部和化验室等部门通力协作,延长了窑内耐火砖的使用寿命,使窑龄由原来的8至10个月提高到现在的16个月,达到了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不计算间接带来的产、质量的经济效益,仅节约耐火砖的直接成本就达100多万元,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以精细化为统领,强化内部管理,是相山水泥公司的“第三步棋”。该公司把精细控制作为工作的重要标准,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做到精细管物、精细管人、精细管事,把成本抓细做实。公司从物资采购源头抓起,具备招标条件的设备及大宗原材料一律实行招标采购,加强物资采购价格管理、审核和执行监督,落实采购质量责任追究制。同时还在生产各个环节加强过程控制,今年把分时用电纳入了车间的考核范围,各车间坚持“避峰就谷”的原则,采取“调荷避峰”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分时电价政策,努力减少电费支出,实现了节支降耗。 (朱启方 梁红为)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