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风物>报纸>  文明乡风释放美好相山“正能量”

文明乡风释放美好相山“正能量”

作者:胡亮 出版日期:2013.03.05 点击数:0

【作者】 胡亮

【报纸名称】:淮北日报

【出版日期】2013.03.05

【版次】第05版(五版)

【入库时间】20130330

【全文】

本报讯文明乡风是建设美好乡村的基石。相山区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培育文明乡风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头戏”,在大力建设“新村”的同时,注重弘扬“新风”,不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输送优质文化资源。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为满足群众需要,相山区高标准建设63个农家书屋,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配置农业科技、文化法律、健康知识等各类实用图书、刊物6.2万册,光盘4650张,使农家书屋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更成为群众求知、致富的“金钥匙”。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提供点对点、针对性强的法律咨询、医疗保健、农业技术推广等服务,解决了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众难调”的问题;组织“文化大篷车”,开展剪纸、腰鼓、扇子舞等民俗活动,并配置数字电影放映机,让群众足不出村,便能享受丰富的文化大餐。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村村通”等载体,进一步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实施“阳光工程”,累计完成新型农民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1.5万人次。培育文明和谐乡风。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原则,让基层群众在培育文明乡风的过程中唱主角,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培育活动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相山区组织镇村干部,发动群众,组建乡风评议监督队伍,从家庭环境卫生、传统美德、群众意见三个方面自评、自选出首批18户“乡村美好家庭”,并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走村入户授牌,使基层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愉悦身心、接受教育、感受文明,增进家庭和睦、农村稳定、社会和谐。组建邻里帮扶服务队,帮助孤寡、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

通过一系列群众自发性活动,全区广大农村群众的组织意识、互助互学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生活习惯正悄然改变。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