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公园蛇出没初夏游园须防范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5.06
【版次】第A03版:A03版
【入库时间】20130730
【全文】
晨刊讯 气温渐热,到相山公园散步健身的市民日渐增多。不过,市民需要当心的是,公园内不仅有人类,还有不少野生“土著”在此观光游玩,比如蛇。
今年是癸巳蛇年,蛇元素无处不在。这不,5月3日一大早,穆先生从相山公园3号门进园,沿登山步道行至半山腰时,发现有根土黄色的“腰带”。走近细看,这根“腰带”猛然抬头吐出信子,原来是条蛇。
“蛇有1米左右长,也不知是否有毒。”穆先生告诉记者,他原本打算将蛇提起来仔细观察,可惜它却有点“害羞”,看到有人俯身靠近便“嗖”地一声钻进路边草丛,没了踪影。
根据穆先生的描述,市林业局公安分局政委张永军判断,穆先生遇到的是泥蛇。据其介绍,泥蛇学名中国水蛇,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320米,主要以田鼠和鱼类为食,毒性很低,一般很少主动攻击人类。近年来,随着我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泥蛇的数量不断增加,经常在相山公园等地出没。为了安全起见,市民最好不要主动招惹它们。
据了解,蛇类大都怕热,每年5月至10月是它们活动的频繁期。在此期间,它们咬人更狠,毒性更强,早晨和傍晚尤需提防。记者从市120急救中心了解到,去年该中心共收治5例被蛇咬伤的病例,伤者主要来自黄里等相山周边区域,其中两人被有毒的蝮蛇(俗称“土条子”)咬伤。
急救医生提醒,公园里有蛇并不可怕,只是有些市民安全防范意识较差,喜欢赤脚或穿着凉鞋、短裤行走在人迹罕至的林间小道,给蛇类的攻击创造了有利条件。万一被毒蛇咬伤,要在2至5分钟内用止血带或布绳扎住伤口上方约5厘米处,以防止蛇毒向上蔓延。同时不要做剧烈活动,不能跑步、跳动。同时,可将伤口的蛇毒吸出或用凉水冲洗伤口,并第一时间送到医院接受救治。
记者 肖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