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弄相山苗寨的不了情
【作者】 黄沙陆再朗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6.26
【版次】第06版:黎平新闻
【入库时间】20120820
【全文】
黎平县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唐永贤一行第6次来到黎平县地坪乡弄相山脚的高青苗寨走访时,村支书韦家文的爱人端来一碗热腾腾的油茶和一桶新鲜的糯米饭,无论如何要唐理事长尝尝苗寨丰收的美味。村支书韦家文说:“唐理事长到我们苗寨扶持油茶基地,修通公路、维修学校,饭都没吃过一口,今天再怎么都要领下我们苗家人的这份情。”随行的一位苗族乡干部说:“自从去年地坪乡和县信用联社‘结亲’以来,唐理事长都来6次了,每次都解决一两个问题。目前,县信用联社资助地坪乡的款物近10万元,我们期望唐理事长经常来,长久来。”
弄相山是黔桂交界处一座大山,海拔1162米,是黎平县保持最完好的一片原生型天然林区,地坪乡有10个村20个自然寨依次散落在弄相山之中。这个乡是黎平县六个极贫乡之一,这里的群众生产生活与其他乡镇比起来相对落后一些。
归教“解渴”
2011年9月,唐永贤一行第一次来到弄相山走访。
当时,地坪乡遭遇严重旱情,两个月无降水,气温异常高。唐永贤来到归教村,与村两委座谈,了解群众抗旱自救情况,建议归教对绝收的田块改种马铃薯、油菜等其他农作物。并将信用联社和联社干部职工捐助的1万元抗旱资金捐给了这个村,同时还向归教小学资助了2万元维修资金,赠送给这个村12件矿泉水。
岑卜“问计”
2011年12月,唐永贤一行又来到地坪乡最边远的岑卜瑶族村走访贫困户,查看学校,看望贫困生。在岑卜,唐永贤觉得,要改变岑卜的落后现状,光靠捐款捐物是不行的,目前,瑶族农民最需要的是摆脱落后的面貌,是发展经济,村级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资金、项目与技术。带着这样的问题回到县里,县信用联社多次讨论,觉得应该把这些贫困村的党员干部集中起来,开个座谈会,问计于民,共谋发展。
今年5月,唐永贤一行又来到地坪乡中平村、新丰村、岑卜村、高青村走访调研,召集四村两委班子座谈,大家围绕教育、交通、农业、小微企业等进行了坦诚交流,还对如何改进传统农业模式,利用信贷支持,发展适合当地的种养业,提出了可行的操作建议。
夜很深了,大家开心地畅谈,唐永贤理事长不停地记录,记满了厚厚的一本笔记。座谈会结束后,县信用联社给予这四个村5万多元资金和物资扶持,还资助2万元维修了岑卜村小学教学楼和食堂,资助5000元解决了46名学生的校服。
弄相“话茶”
“我们要动感情,动真情,为群众找出路。”从弄相山下来,唐永贤理事长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为弄相山群众找到一条致富之路。油茶和茶叶,成为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期盼,县信用联社安排2名干部常驻地坪,重点扶持“两茶”产业示范带动。
“按现在的油茶亩产量计算,可年产15万斤油茶果,每年实现总收入近40万元,集体收入可达2万元。”面对300亩油茶基地,高青村主任余红生信心十足。
这块集体经济林,得益于该村帮扶干部的大力支持。该基地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为地坪乡发展村级经济提供了示范样板。
新岩村“花桥春”茶叶已发展到700亩,设备齐全的茶叶加工厂已经建成。新岩村支书滚福中说:“在县信用联社的支持下,我们采取农户加公司,入股分红的形式,共投入近100万元搞起了‘花桥春’,市场前景很好。”
此外,中平、新丰等村也通过信用社信贷帮扶,大力开展茶叶基地种植,预计今年全乡茶叶种植规模超过2000亩。
深山有远亲,花桥寄思情。县信用联社与地坪乡的这份牵手姻缘,依然在弄相山中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