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风物>报纸>  城乡一体化的相山实践

城乡一体化的相山实践

作者: 出版日期:2010.12.10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淮北日报

【出版日期】2010.12.10

【版次】第01版(一版)

【入库时间】20110501

【全文】

两年前,相山区上下对“城乡一体化”还知之甚少。而两年来的生动实践,相山区让40万居民尝到了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甜头。

如今,在相山这片热土上,农村沃野生机勃发,园区建设不断加速,工业生产喜讯频传,开放发展的气息扑面而来;城乡风貌焕然一新,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改革成果城乡共享,城乡差别逐步缩小。这一切,都源于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探索。

早在2008年11月初,相山区围绕“521”工程(规划建设集 聚5万人规模的凤凰新城、2万人规模的钟楼中心镇、1万人规模的张集小城镇),高标准编制了《相山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并顺利通过了专家的评审。目前,渠沟镇正在按规划加快对两个集中区建设的实施。与此同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相山区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并研究制定了投融资机制、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新农村村民服务中心等五个方面的配套政策,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撑。

今年初,相山区把城乡一体 化工作扩展到全区,实施全域推进。强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促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品牌引领、集聚发展”,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发展;稳妥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促进新型城镇化。打造创业宜居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形成农民向城镇集中的“低成本进入、低成本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农业产业化。积极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集中,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

相山区在城乡一体化方面积极实践的两年,是绩效提升的两年,是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两年。 沿着实践的脉络,我们能看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正改变着相山的面貌。

―― ― 居住集中区建设如火如荼。在黄土地上摸爬滚打的农民,伴随着统筹城乡基础建设、路网建设、水利建设、信息化建设、生态建设方案的出台和实施,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着最新最美的蓝图,张集、土楼、桥头等城乡一体、风格各异的居住集中区迅速出现在淮北大地上。

―― ― 新的生活方式开始出现。随着居住集中区的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农民以往“脏、乱、差”的坏习惯逐步消除,讲文明、讲卫生蔚然成风。与此同时,基础设施的逐步配套点 亮了农民城镇化的新生活。

―― ― 农民收入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相山区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在为数万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流转机制更加完善,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成效显著,相山区农民在居住条件改善、生活习惯改变的同时,自身收入也在逐步提高。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相山区走过了“开好局、起好步”的两年。随着统筹城乡发展近、中、远期目标的逐一实现,相山全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时代颂歌将会越来越嘹亮。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