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庙千年古刹气象新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7.04.16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 本报记者 李跃波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淮北市及周边的民众都会赶到相山庙,敬献香火,祈求幸福平安。近年来,这一传统庙会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休闲、踏青的文化旅游活动,相山庙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吸引着更多游客的目光。 相山庙位于风景秀丽的相山公园境内,四周群山环绕,绿树成阴。它建于西晋太康五年,北宋元丰八年(1075年),宋神宗敕赐“显通庙”额,故相山庙又称显通寺。寺庙坐北朝南,为四进大院,院内古柏、银杏参天,有房屋52间。现存建筑结构为清代式样,除山门奎楼、大殿、六角亭的屋面为玻璃瓦外,其余房屋均为青砖小瓦、两面坡式的建筑。寺内至今犹存宋、元、明、清历代碑刻22方,其中以乾隆皇帝的御书“惠我南黎”碑最引人注目。 1985年5月,省政府命名其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至2004年,淮北市政府对其扩建改造,新建的大雄宝殿集南北古寺设计风格于一体,气势宏大,庄严肃穆,建筑面积达999平方米。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