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风物>报纸>  相山论剑

相山论剑

作者:章熙建 出版日期:2011.12.22 点击数:0

【作者】 章熙建

【报纸名称】:解放军报

【出版日期】2011.12.22

【版次】第11版:长征副刊

【入库时间】20120310

【全文】

这是一方奇特的土地。公元前三世纪,中国第一场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战争,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于此。两千多年后,淮海战役的决战决胜,终成中国结束封建专制的定鼎之战。这是一座奇异的山峦。亿万年前,受青藏高原隆起地壳板块挤压,年轻的长白山脉崛起,自北向南拖弋直至北纬30°。公元前21世纪,商汤第十一世祖相土自中原商丘南巡至此,顿时被这片山水的钟灵毓秀所吸引,于是开山筑城,城名为相,山亦名相。

立于相山之巅,杨石磊极目远眺,视线中的淮北原野阡陌如织、秋实似锦,大地完成了又一轮秋实的孕育。但杨石磊却感到内心搁浅着一份沉重,长城的延伸,最基础的工程就在基层武装部燕子衔泥、添砖垒石,在安徽省淮北市相山、烈山两个区人武部政委任上7年,杨石磊日夜萦怀的就是这样一种焦渴,疾声论剑、唤起忧患,倾吐着矢志不渝的强军情怀。

112月15日,皑皑白雪把淮北原野装点成素洁肃穆的世界,双堆集烈士陵园,一队军人顶着凛冽寒风,正向烈士墓敬献花篮。每年淮海战役第二阶段胜利纪念日,杨石磊都雷打不动地带领战友来这里举行“周年祭”。

任人武部政委7年间,杨石磊的足迹踏遍淮海战役主战场,吮吸着红色革命资源精神养分,在心灵感受巨大震撼的同时,催发自己深度思考:这些物化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元素,该怎样在国防教育课堂永葆鲜活魅力?

阳春三月,淮北市“科学大讲堂”请来了中央党校专家讲授学习和实践党的创新理论。聆听中,杨石磊脑海深处电光石火般闪过一道亮光:红色革命资源并不是简单的历史留痕,也不是孤立的精神图腾,它早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成为其源远流长的内核成份。惟有上升到本质层面来诠释和读解红色革命资源,才能真正把握本源、纵览整体。此后的数月时间,杨石磊跑院校求教,上网浏览旁征博引,由此而对编撰的7万字红色革命资源宣讲教案进行着系统全面的修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总揽进行科学准确的梳理,对红色革命资源的本源、类别、结构、价值定位等,作出缜密精细的区分和诠释,定型后的宣讲教案思想性、逻辑性、理论性更臻成熟。

处在信息时代,杨石磊深知网络强大的社会辐射力渗透力,他把视焦凝聚在电脑上,先把自己训成网络高手,继而广泛涉猎政治、军事、文化、历史领域,制作了近千万字计60多课时的影音教材,这些教材吸纳了大量积极健康的时尚元素,并注重从网络语言、社会热点、热播剧目中寻找契入点,依托“国防时空”“今日说法”等电视栏目,盘活教育载体,让受众由浅入深地接受国防宣传,在不经意间培养吸纳国防知识的兴趣和习惯。

国防教育覆盖社会,企业和院校是重点区域。杨石磊的论剑之道,贯穿着对军队人才建设的战略思考。他潜心挖掘城区媒体优势,依托政府网站开通了国防教育网页,在企业和大专院校建立了“聚焦国防”专网,尤其对新近发生的环球军事事件,第一时间作出明快准确的点评,跟帖学生们称之为“趋之若鹜的军事快餐”。2009年8月,杨石磊的红色资源教案被安徽省国防教育委员会选定为“十优”成果,推荐大专院校作为规范教材。当年度在校大学生报名参军出现前所未有的热潮,杨石磊的“军事快餐”无疑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启振和助澜效应。11月,杨石磊作为全国军分区系统仅有的4人之一,被表彰为全国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并赴京参加了总结表彰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载誉归来,杨石磊未敢沉浸于陶醉,横亘眼前的是一轮新的挑战:如何让枯燥的数据和抽象的文字,嬗变成一种理性的情怀和恒久的理念?实现这个衔接与转换,成为杨石磊背水一战的渴望和斗志。这个秋冬,伴随着年度征兵工作的展开,他一头沉入大型国有企业大唐淮北发电厂,以修订后的红色革命资源教案为教材,组织全民国防教育的先行,创新的理论、创新的模式,在拥有数千人的国有企业掀起轩然大波,踊跃报名、送子参军出现了空前高潮,省委宣传部、省国教委组队前来考察、总结,杨石磊指导创新的《国防教育与企业文化无缝对接,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双赢》经验,随即被推荐全省宣传并推广,大唐淮北发电厂由此跻身全国国防教育先进行列。

2 2008年秋天,一位到基层检查武装工作的将军走进杨石磊办公室,目光顿时被墙上“崇文尚武”的题匾所吸引。临别,将军赠给他四个字评语——“志存高远”。

回放杨石磊的从军之旅,既平凡又奇特。1991年,人武部划归地方建制期间,久有从军之志的杨石磊被作为人才引进,从教师岗位调入人武部。1996年人武部收归军队序列,杨石磊毅然放弃局长岗位,把人生追求铆在基层武装事业上。2005年初,年仅36岁的杨石磊走上了政委的岗位。此后,杨石磊有了一个美誉:“没有士兵履历的团政委”。杨石磊从未以此为荣,他时刻鞭策自己:从三尺讲台到国防阵地,这不是生命角色的转换,而是使命责任的召唤!正是这种强烈的使命意识,催促年轻的政委孜孜以求地铺展着艰辛的攀援之旅。

崇文尚武,杨石磊以此作为塑德修为恪守不弃的选择,他坦承这种情结并非个性抑或情趣使然,恰恰源自实践中的挫折和挑战。2006年秋,杨石磊到职业技术学校与学生座谈,鼓励适龄青年参军报国,殊不知,几个学生连珠炮似的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如何权衡从军与打工的得与失?”“如何诠释报国与立业的盈与缺?”等等,折映出当代青年价值取向上的迷茫与偏颇。

原想凭借厚实的国防知识,加之妙语连珠的口才优势,真切地打动莘莘学子,不料却兜回了一头雾水,这让自信满满的杨石磊深为震惊。他于此而陷入冷静的沉思,并对自己直面灌输的国防教育方式提出深度质疑。由此,他拜访院校青年思想研究专家,探访社会价值研究学者,对当代社会价值取向的总体特征和演化趋势进行探索。此时的杨石磊,犹如一个于茫茫戈壁探寻绿洲的行者,本想舀作一瓢饮,不料却一头栽进了汪洋巨泽,越往前探究,路径越繁杂;越往深掘进,边缘学科涉及越新颖。杨石磊陡然意识到自身知识竟是如此的匮乏。2007年上半年,他下决心停下来致力于信息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钻研,几番博弈,披星戴月,杨石磊的超级垦荒收获甚丰。

2010年初秋的一个上午,临涣古城堡高大的垛口上,杨石磊伫立良久,部分地区出现了适龄青年报名参军热情趋冷的现象,犹如一柄钢刀深深地剜痛了杨石磊的心。此刻,他的目光随着逶迤城郭延向苍茫原野,思绪也油然地闪入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历史长河,一个问号火燎般拷问着他的灵魂——如何才能让蕴蓄数千年精忠报国厚重文化的热土,重新唤起理性的回归?

思索间,一队翩然南迁的雁群闪入杨石磊的眼帘,一束亮光倏然折入心间,思维的路径随之豁然贯通。由此,杨石磊独辟蹊径,提出了引导和校正青年价值取向的“环境气候理论”。论据源于候鸟迁徙现象,基本特征就在环境可以适应,但气候具有不可抗拒的支配力。由此引申到国防教育,归结为解决征兵趋冷问题,既要着力抓好基本教育,更要注重营造崇尚荣誉、志在军旅的浓厚氛围,切实打造良好的政治和人文环境条件,让广大青年朴素的趋众心态升华为理性的价值追求。

杨石磊转而把点对点的垂直型教育方式,拓展为全区域的覆盖式思路,这个创新模式得到了数位社会教育学和国防教育学资深专家的重视,而杨石磊也得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深化上开辟出了一方崭新的天地。担任人武部政委7年间,杨石磊开办国防教育专场讲座400余场,受众达10万多人次,声名远播,余音绕梁。手把手选送1420名适龄青年入伍,遍布天南海北,量足质优,无一退兵。

32011年7月19日,烈山区大会堂座无虚席,刚刚从换届选举中脱颖而出的区镇村三级干部,正神情凝重地聆听国防教育课。

“上岗履新第一课,为强国防鼓与呼!”军人出身的区委书记兼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张明,听了杨石磊的建议后,当即予以采纳。而杨石磊的授课,则从全球战略态势、南海资源纷争、环周边军事威胁等10个热点问题破题,剥茧抽丝,让即将担当重任的基层政权掌舵人思想受到强烈震动。

烈山区委这一并无其他附加值期待的举措,迅即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并很快被其他县区援引推开。正是胸揣着对国防教育的理性焦渴和深度忧虑,杨石磊披坚执锐、迎难而上,持续展开了三场攻坚战。

——2009年初,时任相山区人武部政委的杨石磊,在军分区党委全会上提出,国防教育必须走军民融合之路。区委刘涛书记听取汇报后,迅速主持召开专题议军会,定下了“拓展基层武装建设、融合推进国防教育”的决心和方案。此后的3个月,杨石磊率领人武部的同志们,下企业、跑行业、进社区,规划、论证、部署。4月里,淮北原野杏花绽放、春意盎然,相山区一举完成6个企业行业基层武装部挂牌成立,53个社区基层武装部工作办公室同步设置。魅力四射的一线战斗堡垒,充满活力的武装骨干队伍,赋予了国防教育最基本最给力的支撑和依托。

——跨入2010年,杨石磊再次跃进出击。新课题由杨石磊挂帅,整合军地力量,展开深入扎实的调研和论证。3个月后,一份以政府主导、国教委牵头、军地配合、全民参与、人大监督的国防教育运行规范,摆上了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领导的案头,并被迅速批转相山、烈山两区试运行。国防教育专家认真考察后给了这样的评语:这个规范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与重点牵引相配套的原则,对于国防教育组织落实排除虚光、消灭盲区、克服空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前瞻性和普遍性价值!

——2011年4月,一份红头文件带给杨石磊无以言表的欣慰与振奋,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下发。期盼已久的杨石磊,立即将《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等文件找出,逐条逐款研读比照,盘点出《意见》的创新点,并对刚性规定与实际运行无缝对接的重要关节点逐一梳理,提出了“七纳入、四普及、四覆盖”的系列贯彻举措。在市国教委专题研讨会上,杨石磊的发言睿智、深刻、准确,引起了热烈讨论,系列举措亦被吸纳成为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实施意见》的主体。

又到初冬,群雁南徙,长鸣如笛,斗转星移再度唤起大地的某种亘古相传的情愫。在这个长城输纳新鲜血液的季节里,杨石磊步履疾急、身姿矫健,后羿逐日般奔走于校园、乡村……那串论剑之旅的笃实足迹,鲜亮而流畅地印烙在江淮原野上,一任时光的线条织成灿烂,如诗如歌地汇入长城的伟岸与绵长。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