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风物>报纸>  相山梅花

相山梅花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5.02 点击数:0

【副篇名】王超

【报纸名称】:淮北晨刊

【出版日期】2013.05.02

【版次】第B07版:B07版

【入库时间】20130520

【全文】

相山一隅,种植着几十株梅花。

每次,从它们身边走过,我都会很在意地看一眼。尤其是到了冬天以后,就想学着古人的样子,来个“踏雪寻梅”。为了这种想法,下雪那天,我还特意跑去看了看。但见梅枝或曲、或斜、或疏,或清、或瘦、或劲,没有一丁点开花的意思。

“迎霜破雪是寒梅,何事今年晚独开?”梅花啥时候开,成了我一块心病。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整整一个冬天,梅花顽固着,就是不开。到了立春,总该是开了吧。还是没有。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梅花。就算是梅花,是不是水土不服,已经变异了。直到春分,疏疏密密、横横斜斜的梅枝上,才千呼万唤地吐露出米粒一般大小的花骨朵。

有白色的、有红色的,有粉红的、有嫩黄的,都似刚刚睡醒的样子,懒懒地蜷缩着,不肯张开。

没过几日,几十株梅花破蕾而出。路过的人惊喜地停下来,徜徉其中。当然,我也不例外。梅花此时,一点点、一朵朵,暗香浮动;一树树、一簇簇,欢天喜地。它们浓而不艳,冷而不淡,不吵不闹,不声不响,自自然然,不刻意,不造作,尽心尽情尽性地绽放。

我相信梅花是有性情的,正如春天是有性情的一样。春天的性情是希望,是万物生长。梅花的性情是“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此时此景,我为梅花开放而欣喜。但随之而疑惑起来,生长在淮北的梅花,怎么与世人所赞、所颂之梅,大相径庭,差之甚远。它既没有“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孤芳自赏,更没有“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浪漫情怀。难道说,梅花在淮北变得娇气,变得柔弱,一失世人所说的“威武不屈,坚强自傲”的品性。

这让我想起《晏子春秋?杂下之十》中的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按照生物学的解释,万物都是环境的产物。不论是何环境,只要能生存,就是好的物种。这让我有些恍然大悟。对于春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骨子里都有一种本能的向往。生长在相山的梅花,我想,它对春的向往较之其他植物其实一点也不差,只所以“蓄而不发,待时也”,也许对它来说,生命的长度、生命的意义已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命题。

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无论是在什么环境、什么地方,无论是做人、做事、做官,你都要努力地去适应你头顶上的那片蓝天、脚下的那块土地,努力地去适应你身边对你好的人、抑或是对你不好的人。唯如此,你才会像相山梅花那般含而不露,一吐芳华。

我心系处是春天,我心安处是故乡。相山的梅花,很平凡,很普通,但在我心里,它却是独一无二的。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