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风物>报纸>  相山冬月

相山冬月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2.28 点击数:0

【副篇名】王超

【报纸名称】:淮北晨刊

【出版日期】2013.02.28

【版次】第B07版:B07版

【入库时间】20130430

【全文】

每个季节,都有一个或多个注定的景色会沉淀在你的记忆里,比如在这枯藤老树昏鸦的冬日,最为我诧异的当属高悬于冷夜寂空中的那一轮冬月了。

冬天的夜色,清冷得近于荒凉。人的心情亦如一夜过后裸露的山水,无遮无拦,黯淡无光。也许是蜷缩在屋里太久的缘故,傍晚,我披上大衣,走出门去看相山的冬月。

皖北的冬夜,很少能看到月亮。今晚,能有月光,还是很少见的。月亮从相山顶上爬了出来,很大很圆,仿佛刚浴过山泉似的干净,整个的透着一股清冷、孤寂。冬月的这般“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的干净是我在其他季节所未见的。这种干净,如泉清冽,如水可饮。

我用心地享受相山这方清脆的冬月,一种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白天反复看过的山、树,在月光的洗礼、造化下,都改变了模样。月光下的相山,错错落落,起起伏伏,其轮廓就像浓浓的水墨。月光下的树,没了昔日的绰约风姿,兀自地静默着,黑黝黝的,有些张牙舞爪。惟有那月光还是有些生机的,把树的枝桠,斑驳地、光怪陆离地投影于我的眼前。这些枝桠,有点古代象形文字的模样,更有一点舞者的身影。

冬天的夜有些刺骨,呼吸一口清冷的空气,凛冽直渗五脏六腑。也许是因为冷,山上少了行人,也没了往日的喧哗。鸟、虫不知躲到了哪里,此时也都没了声音。一切都像睡着了,四周一片静谧!一个人,走在无人的山路上,的确有些怕人。偶有些动静,会令你毛发倒竖,惊惧不安。眼前的如鬼怪的树、石,会让你不自觉地想起了那些关于狐仙、鬼怪之类的东西。但我以为,此时,没有人打扰,一片静谧却也是最好的时候了。你可以什么都想,没有谁会在这时候来打扰你,或是笑你的想入非非。你可以让你的思绪铺得无边无际。你可以什么都不想,独自徜徉在月色里,把白天的思索、忧虑、痛楚、烦恼都通通抛到九霄云外,吮月华,汲清辉,如醉如痴,无忧无虑。因为,这夜只属于你。

不知什么时候,月已高挂中天。稀疏的星星,若隐若现,似乎困倦。相山庙里,此时也隐隐地传来钟声,让相山的夜更加静寂,更加孤独。

在这样的月光下,我的思维愈加明朗起来,不禁记起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我想,在黄州定慧院里,突遭一场飞来横祸的苏轼,就像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大雁,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平时的苏轼是喜欢热闹的,但是在月光下的苏轼,又是孤独的。这个孤独不是脱离群体,而是在群体中保持一个真实的自我,一个纯净的自我。苏轼的心中有他自己的一缕月光,那一缕月光让他的心灵更加清澈,更加坦然,更加安适。而我们生活在这个喧嚣时代中的每一个人,似乎就缺少那一缕月光。

这样想来,今夜之行,我不知道算不算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月光。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