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敲开了监狱的门
【副篇名】―― ― 相山分局侦破系列撬盗案件纪实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11.18
【版次】第06版:六版
【入库时间】20140120
【全文】
祸从天降2013年8月26日是星期一,这一天对于万马相山庭院二号楼的居民于刘先生来说,无疑是个充满噩梦的日子。晚上8点多钟,他在住在12楼的姐姐家吃完饭,悠悠地来到了11楼自己的家,眼前的一切让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门敞开,室内一片狼藉。
粗略估计一下,刘先生被盗财物价值约七八万元,真是祸从天降。
监控录像里的男子凌晨1时,相山分局责任区刑警三队侦查员邱峙森正在值班,一名男子神色慌张地走进值班室,连声说:“不好了,我家被盗了,我要报案”。
这名男子正是刚刚遭遇了小偷“光顾”而损失惨重的刘先生。
写好报警记录,邱峙森拨通了刑警三队队长马灿的电话。很快,警笛呼啸着驶进了万马相山庭院,警车上坐着队长马灿和侦查人员。
正对着楼梯口有一个监控探头,正是在这里,侦查员发现了有价值的线索。监控录像显示,当晚7时,一名看上去20岁左右的男子进了楼,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是绕了一圈进的楼,似乎要特意避开监控探头。
7时23分,这个男子又出现在监控录像里,只不过他换了衣服,手里还拖着一个大皮箱。侦查员立即找来了失主刘先生,他看到那个大皮箱,一口认定就是自家用来装被子的皮箱。
毫无疑问,这个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那么,他又是什么人呢? 锁定嫌肄人正当侦查员对监控录像中出现的这个男子进行追踪时,11月30日,万马相山庭院一号楼又发生了类似的撬门入室盗窃案件。刑警三队在勘察现场时,同样发现了那名男子的踪迹。
4天之内连续作案,而且案发地点都在同一个小区,小偷的胆大妄为,似乎是在与警方叫板,侦查员们的心中憋了一口气,而由于案件持续高发,案值较大,省公安厅将这一系列案件挂牌督办,办案侦查员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狂妄的家伙找出来,哪怕是大海捞针。
一次次地走访调查,一遍遍地信息研判,渐渐地,犯罪嫌疑人轮廓变得清晰起来,20多岁,出入现场好背着一个双肩包。
随着侦查的深入,侦查员们掌握了一个重大线索,犯罪嫌疑人就在我市某矿,侦查员从大量信息中层层筛选,最终锁定了一个人―― ―张合(化名)。
落入法网正在警方通过旅馆、小区及道路监控、交通要道控制等信息平台对案件易发区域、个体旅馆、商务会馆、洗浴休闲中心进行梳理,全力搜寻张合的踪迹时。9月4日,我市家天下小区又发生了撬门盗窃案件。
这天下午,居民陈先生正在家中休息,听到了敲门声,他起床穿好衣服,正准备开门,突然发现有人正在撬别自家的门锁。这时,门被撬开了,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赫然出现在陈先生的面前。
发现屋内有人,年轻人扭头就跑。这时,陈先生才想起来报警,110处警人员迅速赶到,立即封锁了有关地区,对可疑人员进行盘查,并由失主协助辨认。这时,一个年轻人从陈先生住的楼上下来,他当即被民警拦下,经陈先生辨认,这个年轻人没有背包,而且穿的衣服也和那个跑掉的小伙子不一样,于是,他对民警摇摇头,“不是他”。
这个年轻人离开后不久,负责搜寻的处警人员在陈先生楼上的顶层发现了双肩背包和换下的衣服,很显然,刚才的那个年轻人就是犯罪嫌疑人,只不过,他使了一招“金蝉脱壳”。
“都怪我,光记得衣服,没记住长相”,陈先生一声长叹。
很快,刑警三队专案民警王震、童露露赶到了了现场,经辨认,这个逃跑的年轻人,就是他们苦苦追寻的张合。
一张抓捕的大网迅速张开,根据嫌犯在现场遗留的信息,抓捕人员在某矿路口设卡,终于发现了匆匆赶来的张合。
张合落网了。
敲门作案张合,1991年生人,某矿工人。
“下井又苦又累,不如去捞偏门”,面对审讯的民警,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在他的住地,侦查员发现了他把偷来的现金摊开放在床上,拍下的照片以及他在市里的高档酒楼娱乐场所的消费凭证。
每次作案,他都将盗窃得手的赃物藏在配电箱内,换一身衣服化装离开,过一天,看看没有动静,才来取赃。
正是这个年轻人,2012年以来,我市的家天下小区、湖畔御景小区以及万马相山庭院等小区,都留下过他的踪迹,初步估计,涉案40余起,案值近百万元。
只要敲门没人回应,他就下手。
这次,他敲开的是监狱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