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风物>报纸>  注重创新转型 在发展中求提升

注重创新转型 在发展中求提升

作者: 出版日期:2013.12.17 点击数:0

【副篇名】―― ― 相山审计三十年

【报纸名称】:淮北日报

【出版日期】2013.12.17

【版次】第04版:四版

【入库时间】20140120

【全文】

自1983年审计机关恢复建立以来,相山区审计事业经过广大审计人员的辛勤耕耘、不懈求索,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过“边组建、边工作”,“抓重点、打基础”,“积极发展、逐步提高”和“规范、深化、提高、创新”四个阶段,审计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路子越走越宽,领域越来越广,审计在社会中一步步向前迈进,审计部门的公信力、影响力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自2004年以来,相山区审计局完成地方党委政府交办的审计事项达500多个,仅今年该局就已完成政府投资审计项目83个,审计投资总额9118万元,审减投资1203万元,其中预算审计项目35个,审计投资额5348万元,审减722万元;结算审计项目48个,审计投资额3770万元,审减481万元;此外,还对3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跟踪监管,涉及投资3亿元。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均已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并将审计情况及时报送区委区政府领导。

近年来,连续获得了全区年度目标考核“优秀单位”,省审计创新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省人社厅、 审计厅表彰审计系统“先进集体”,省审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市审计项目质量评比连续第一等荣誉。

30年来,相山区审计监督的领域由开始时主要是企业审计为主逐步发展到财政、行政事业、投资、经济责任审计等各个领域,审计监督内容由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扩展到效益性,由关注经济效益扩展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由查处经济领域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扩展到影响资源、环保、民生等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财政审计经历了由“上审下”到“同级审”,由重点审计财政收入到收支审计并重,进而以支出审计为主的过程,现在财政审计更注重整体性、效益性、宏观性和建设性相结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根据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项目预(概)算执行情况审计、竣工决算审计和跟踪审计。行政事业审计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实施很快开展起来,养老、失业、医疗、住房等项基金逐步建立和运转,为促进管好、用好这些社会保障基金,专项资金审计应 运而生。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建设的全面推进,涉农资金审计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山区经济责任审计起步于1998年,至今,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从县级以下向县级领导干部全面推开,提出了经济责任审计要重点检查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发展责任、决策责任、管理责任、执行责任、监督责任的新理念,对党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在逐步推开,迈出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转型的重要步伐。

30年来,相山区审计局逐步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审计法制和管理体系,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区审计局先后制订出台了《相山区审计局廉洁勤政责任制度》《相山区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相山区审计局政务公开制度》《相山区审计局审前公示制度》《相山区审计局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和《相山区审计局审计信息宣传办法》等多项制度,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意识。

30年来,相山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相山区审计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审计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纪律作风好的审计人员队伍。如今审计人员不仅能自如运用计算机就地审计,加强对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国有资产监管,而且还能通过现场实施审计系统实现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实时跟踪。

相山区审计局从最初的一块牌子发展成为如今组织精细、设备精良、人员精干、文化精深的审计组织机构体系。成就了丰硕的审计工作成果,从鲜为人知到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相山区审计局成为全市、全省颇具影响的基层审计机关,连续多年在审计系统综合目标量化考核中位居前列,多次获得省、市级先进集体、先进单位。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