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峰山记:胡长灿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11.15
【版次】第三版(时事?视觉新闻)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军峰山,峰峦叠嶂,云腾雾绕,奇松怪石,竹木葱翠,有着黄山之奇,泰山之雄,庐山之美,俨然一幅绚丽的画卷。国庆时,南丰县政府组织“保护绿色家园,捍卫生态军峰”的环保行动,我欣然报名当志愿者,以七十高龄再登军峰山。 我从山南登山,一路古木参天,犹如行走在山水画卷中。眺望远处,盱江水透迤如蛇,一片片桔园如锦似霞,耕地如织,苍山如屏。军峰山还是一个天然的植物王国,留存了红豆杉、银杏、香樟、紫楠木、长柄双花木、吊钟兰等多种珍稀植物。其中红豆杉的树径大的达一点三米,银杏树的树径最大有三点六米,树龄在五百年以上。长柄双花木目前仅在湖南的莽山和军峰山两地发现,吊钟兰更是罕见的稀有物种。遍布军峰山的松木立于悬岩、石缝或乱石林立的石山上,呈现出“石在林中藏,树在石上长”的独特景致,充分显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奇特与生物种群的仪态万千。难怪世间会有“不登军峰,枉到南丰”之说。 军峰半山有无底洞,深不见底。有巨石凭空伸出,似坠非坠,曰“撑腰石”。游人在这里以木竹撑之,意寓保身体健康。峰回路转,得见“状元石”。隔着山谷望去,对面山尖之上,有大石似悬在顶端,若有人用石子击中,便有他年得中状元之祥。至南天石门,山路陡峭,石阶如梯,峰顶在望。待到山巅,云罩山顶,如入天宫,飘飘欲仙。军峰山,用它古朴典雅的多姿多彩,昭显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军峰山除了秀美的风光让人神往,更有千百年来道教留下的传奇故事。据史科记述,早在春秋战国时,一位名叫浮邱伯的得道老翁和王方平,郭族两位徒弟在军峰山上修道成仙,世称三仙真君。从此军峰山上香火旺盛,成为远近闻名的仙山。唐宋时期,山上开始兴建寺、观、庙、庵等建筑,至明清时达到鼎盛。至今,军峰山顶还存有三座真祠(即军峰老殿)和军峰土地坛。宗教的兴盛,曾使得崎岖的山道在每年的夏秋之间热闹非凡,上山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由于游人的增多,保护军峰山的“绿色环保”行动也在积极行动着。在崎岖的山道上,志愿者们正在捡拾路边的垃圾,竖起一块块保护生态的宣传牌。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保护绿色家园,捍卫生态军锋”的承诺。由于污染少,林木多,这里形成了天然氧吧。军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映生辉,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中,形成了特定的和谐文化,让人流连忘返。 再登军峰山,我感受的不仅仅是一份美景,更发觉它美的延伸。南丰人民精心打造着这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热土,使军峰山成为一张集生态风光、理学灵魂、道教学说、桔文化景观、资源保护于一身的烫金名片,让军峰山和谐文化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