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流坑“乡射遗乐”重放异彩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7.11.12
【版次】第B01版 (新闻视点)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本报乐安讯 游国珍、龙乐水报道:11月5日上午,乐安县古村流坑演奏班的民间艺人正在流坑文馆内,为来自上海、福建泉州等地的游人演奏“乡射遗乐”中《朝天子》选段,古朴、典雅的音乐不时赢得游客们的阵阵掌声。通过投入40多万元资金,经过乐安县文化工作者近3年的抢救挖掘,流坑“乡射遗乐”这一濒临失传的古典民族音乐得以重放异彩。流坑“乡射遗乐”演奏乐班一般由9至12人组成,每逢正月初二至十五,乐班全体人员头戴礼帽,身着长袍马褂,到村中古戏台演奏,主要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唢呐、板胡、高胡、月琴等,演奏的曲牌主要有《朝天子》、《风入松》、《浪淘沙》等,表演曲目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古典民族音乐的精华。为保护和传承好流坑“乡射遗乐”,近年来,乐安县组织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抢救性挖掘和整理,并成功申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流坑“乡射遗乐”已完成了《风入松》等曲牌的记谱、录音,村中乐班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系统的演奏排练。现在,只要前来流坑观光的海内外游客都能欣赏到这一独具魅力的千古绝响。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