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华深入乐安流坑古村调研
【作者】 邹春林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4.05
【版次】第01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20620
【全文】
本报乐安讯 4月4日,市委书记龚建华深入“千古第一村”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就流坑古村的保护与开发进行调研。市委秘书长李建林陪同调研。
流坑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清古建筑众多。该村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村中现存明清古建筑及遗址260多处,各种牌匾门联字画多达680多处,其建筑类型之齐全、保存之完整,在国内自然村中实为罕见。该村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缩影,并有“千古第一村”的美誉,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龚建华一边参观,一边认真听取有关人员的情况介绍,并不时插话询问。在流坑文物陈列馆,他仔细观看馆内的各种文物和展品,对古村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加赞赏,并反复叮嘱有关人员要妥善保护好古村文物。他强调,要加强景区管理,搞好景区环境卫生,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在参观过程中,他不时与当地干部村民交谈,认真听取对流坑古村的保护与开发意见和建议。
随后,龚建华主持召开流坑古村保护与开发座谈会。在认真听取了乐安县委、县政府和流坑文物管理局关于如何搞好流坑古村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汇报后,龚建华充分肯定了乐安县委、县政府对流坑古村保护与开发工作的重视以及所采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他指出,当前正值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像流坑这样不可复制的古村旅游资源更是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抚吉高速年底即将建成通车,流坑的交通状况将得到大大改善;省、市、县各级领导对流坑古村保护与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级财政对流坑古村保护与开发的投入不断加大等都为流坑提供了良好发展条件。我们一定要认清这些形势,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并开发好流坑这块“国保”。
就下一步如何搞好流坑古村的保护与开发,龚建华强调,一是要搞好规划,坚持规划在先。要聘请一些文物、建筑方面的专家高标准搞好规划,在保护好老村的同时,认真搞好流坑新村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二是要堵疏结合,堵要堵住,疏要疏通。在老村内,一律不允许村民新建房屋。要教育引导村民在新村内按照统一规划建房,要帮助群众解决新村房屋用地、办证等问题。古建筑维修一定要做到修旧如旧。三是要彰显文化。在古村保护与开发工作中,要深入挖掘流坑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以彰显流坑文化特色,增强景区的魅力和吸引力。四是要综合开发。要引进先进的理念,不断增强当地干部村民保护与开发意识,吸引外地客商围绕保护文物和增加村民收入这两个方面的任务进行综合开发,同时把牛田古樟林一起进行综合开发。
在座谈会上,龚建华还就参观考察流坑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一一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整改意见。
(邹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