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青春版《牡丹亭》结束百场巡演

青春版《牡丹亭》结束百场巡演

作者: 出版日期:2007.05.14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青岛日报

【出版日期】2007.05.14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本报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5月11日,白先勇携他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展剧场进行第100场的演出。在此之前,青春版《牡丹亭》已经在全世界演了99场,引来了无数年轻人的追捧,创造了戏剧世界的一个奇迹。

“白发昆曲”以青春姿态登场

从昆曲产生到现在,已经整整600年。600年后,当它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时,仍旧是一副青春姿态,这可能并不关乎昆曲本身,而是有人给它赋予了新的活力。

2004年4月,由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在世界巡演,第一站是北京。2007年5月11日,青春版《牡丹亭》终于回到它开始的地方――北京,完成了它的第100场演出。对于这场演出,虽然人们早已预料到了它的盛况,但真正的现场依旧令人感动,观众们并没有欢呼鼓噪,多数人在静静看完之后,脸上仍旧留着激动,“美不胜收”,这是一位观众给青春版《牡丹亭》的评价。“没看过的人,应该带着孩子来看看。”这是另外一位观众的评价。

调查显示,在青春版《牡丹亭》的数十万观众里,70%以上都是年轻人,在看电影、听流行音乐之外,年轻人的品位并不是许多人批评的那么不堪,这至少说明,年轻人喜欢的并不仅仅是快餐,同样也喜欢一切好看的艺术,只是社会给予年轻人这样的东西太少而已。

很显然,在600年后,这一出《牡丹亭》再次以青春的姿态登上了舞台,虽然还没有重现它当初的辉煌,但至少,它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昆曲义工”向世界展示昆曲风采

站在幕后的白先勇自称“昆曲义工”,白先勇说,最美的艺术,就应该献给所有的人,让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美的熏陶。“我在美国演出时,有观众跟我说:‘这是最伟大的表演!’美的东西是能够打动所有人的,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就像我们常说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昆曲不仅是中国的,它也是全人类的瑰宝。”

对于自己保护昆曲的事业,白先勇说:“我现在就像草台班班主带着自己的草台班到处跑江湖。为什么能坚持,是因为在每次演出结束后,观众们都会拥到前台来,昆迷们的激动之情不亚于对刘德华的热情。最让我感动的一次是在台湾演出,一位大学的同学走过来跟我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您的昆曲感到骄傲。’那一刻突然让我觉得昆曲是一件严肃的文化大事,而不光是一出戏。既然每个人都可以从台上的光辉,经受文化洗礼,昆曲发出来的光芒,可以使每个人都得到一种升华,那我们就应该保护它,就像保护我们的大熊猫一样保护昆曲!”

当许多人在质疑青春版《牡丹亭》,有没有信心让400年后的现代人也喜欢这个问题时,白先勇非常自信地予以肯定。(华 夏)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