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牡丹亭”文章出新篇
【作者】 钟小刚彭承礼梁健
【报纸名称】:
【关键词】 牡丹亭 大余县 旅游发展战略 纪念广场 继承和弘扬 花卉文化 文化提升 旅游食品 金边瑞香 西华山
【出版日期】2004.09.01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大余县牡丹亭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名著《还魂记》故事的诞生地,曾有300多名全国各界知名人士包括著名作家、艺术家叶圣陶、巴金、冰心、艾青、曹禺等先后为大余牡丹亭题诗、作画。时至今日,大余人又把弘扬牡丹亭文化提升到了另一种高度,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理念,审视和开发牡丹亭文化。“牡丹亭”作为大余重要的人文景观成为该县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正日益成为展示大余形象的一张“漂亮名片”。$$为了继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20世纪90年代,大余县“依书造景”兴建了牡丹亭,重建的“牡丹亭十景”艺术地再现了《牡丹亭》剧中所描写的剧情、人物和景观,使古老名园重放光彩。先后几次深度开发牡丹亭,建设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每年门票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主要兴建了道源书院、南安府衙、戴状元宅第、王阳明落星纪念广场、嘉佑寺塔,同时兴建县城水上乐园和东山森林公园,构筑牡丹亭———梅岭古驿道———丫山古色游线路。$$大余还在省市旅游专家的充分论证及广泛征询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对外精心塑造“牡丹亭之旅”形象品牌,突出以牡丹亭文化为主题,辅以梅国文化、丫山山水宗教文化、金边瑞香花卉文化和西华山钨都文化。同时,大余县利用每年三个旅游黄金周,由县主要领导带队,在赣、粤、湘主要客源地举行大型“旅游推介会”,吸引了众多海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并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加强宣传力度,摄制了电视宣传片《旅游胜地—大余》,编制出版了《大余名胜古迹》、《梅香古驿道、芳留牡丹亭》等10余套旅游宣传书籍和画册。$$在大力开发“牡丹亭文化”产品上,大余县除了以旅游为主导外,还推出了以“牡丹亭”命名的星级宾馆、旅游食品、文学刊物等“副”产品,其中以“牡丹亭”命名的系列食品年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提供的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成为该县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大余人的宏伟构想是,建设牡丹亭产品总汇,开发牡丹亭文化后续产品,让大余的“牡丹亭景点之最”、“牡丹亭食品之最”、“牡丹亭文化之最”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 1、牡丹亭的故乡——江西·大余 作者: 年份:2000
- 2、机制创新天地宽:大余县企业改制的调查 作者:黄样兴 年份:1998
- 3、对大余县金融系统与困难企业挂钩的调查 作者:刘贫生 年份:1997
- 4、《牡丹亭记》与江西大余 作者:熊承忠,岳忠唐 年份:1989
- 5、牡丹亭:人鬼情未了 作者:叶蔚,断戈,雨蔚 年份:2008
- 6、大余:“牡丹亭经济”红红火火 作者:叶慧 年份: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