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版《牡丹亭》唯美落幕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09.28
【版次】第B3版 (娱乐·资讯)
【入库时间】20110520
【全文】
观众感叹像做了三天梦
前晚,随着《圆驾》一出结束,主题曲“但使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唱响,舞台中间的杜丽娘和柳梦梅身穿大红袍,在如雷掌声中,犹如接受众人祝福般终成人间美眷,一连三天的青春版《牡丹亭》至此在广州唯美落幕,不少连追三场的观众也留恋不舍道:“感觉做了三天的梦,真想倒在这人鬼情、断肠句中不想醒来”。勇敢追爱的杜丽娘、执著恋着的柳梦梅、活泼俏丽的小春香、相亲相爱的贼公贼婆,甚至插科打诨贡献不少笑料的石道姑,都在观众心里留下生动的印象。
记者看到,现场不少观众是老夫老妻来看戏,有的则一家老小来看戏,其中不少年轻时尚的白领,更不乏穿着校服90后女孩,她们边看边发出“好前卫”、“好花痴”、“好感人”、“好经典”等评论,快人快语,看得相当投入。
从观众的反应来看,三本戏中,演员表演是渐入佳境,而在中本“人鬼情”谢幕时,观众的掌声最为热烈。
文/本报记者刘丽琴
上本最美,稍嫌闷
观众最多,但有少量人退场
据演出主办方透露,上本“梦中情”票房卖得最好,而且VIP票卖得最好,因为上本的经典戏最多,许多人即使不知《牡丹亭》也知道《游园惊梦》等昆曲中最有名的折子戏。此外,汤显祖最美、最梦幻、最感伤的怀春伤春的词,像“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都集中在上本,因此选择看上本的观众最多。
不过,上本九出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等几出多是旦角独角戏,人物行当不多,需要观众静心欣赏,当杜丽娘留恋自己的容貌惜春伤春的时,女学生模样的观众却觉得她“太自恋”,并不能理解才子笔下的思春佳人,因此第一天的演出个别观众觉得“闷”而退场。
此外,因为黄花岗剧院硬件不好,剧组被迫因陋就简,布景两景到底显得单调,影响观剧效果。但沈丰英扮演的杜丽娘,扮相俊美,端丽娴雅,嗓音清脆,在谢幕时得到最热烈的掌声。
中本戏最好,掌声热烈
观众反应佳,90后受感染
中本“梦中情”大概是观众觉得最值回票价的。相比上本多为杜丽娘的独角戏,中本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相对集中,舞台上生旦戏并重,观众看得投入。而俞玖林手、眼、身、法到位,将岭南才子柳梦梅刻画得层次分明,《拾画》时书生的迂、《幽媾》时艳遇的喜,《冥誓》时爱恋的真,拿捏准确,感情饱满。
当《冥誓》中杜丽娘斜躺在柳梦梅怀里,想表明自己是鬼又怕吓走心上人,于是耍一个心眼:盟了香再说。柳梦梅没有片刻犹豫,立刻说好,要与“姐姐拈香去”时,记者旁边的90后观众眼湿湿说:真好。
此外,该本展现的行当最多,冥府判官出场的吐火表演,武旦贼夫人杨婆的含笑生威都堪称精彩。一位跟着妈妈来看戏的四岁小孩十分入戏,目不转睛盯着舞台,表示第二天还要跟妈妈来看戏。
下本最热闹,笑点多
观众被幽默逗笑,被大团圆感染
如果说中本《回生》杜丽娘和柳梦梅已经上演了一出“小团圆”,下本则是一出人间大团圆。书生中状元,皇帝来做媒,有情人终成眷属,当然当中也加入夫妻分离,岳父不认的情节。下本的舞台气氛悲喜交加,幽默、喜剧的情节比比皆是,观众被逗得大笑,石道姑节奏飞快的道白常常引来观众的模仿。
俞玖林的小生戏依然可圈可点,《淮泊》中,当伙计以“书破了,笔也开花了”拒绝与柳梦梅交换食物时,他竟然说出“读书破万卷”“妙笔吐千花”的理由,实在迂腐可爱,取得很好的喜剧效果。
此外,《折寇》一出,既是“山大王”又是“妻管严”的李全和自己的“山寨夫人”杨婆最后放弃做山贼,要学范蠡西施泛舟西湖,当他们说出“还做老本行,做海盗去,乐得逍遥”时,观众更是发出会意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