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青春版《牡丹亭》明现武大

青春版《牡丹亭》明现武大

作者: 出版日期:2008.04.02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长江日报

【出版日期】2008.04.02

【版次】第07版(武汉新闻)

【入库时间】20110520

【全文】

白先勇倾力打造 象牙塔寻觅知音

青春版《牡丹亭》明现武大

瞿凌云 王怀民 陈丽霞翟晓林 实习生张卉 曾宪楠实习生张卉 翟晓林翟晓林 实习生张卉

本报讯(记者瞿凌云 通讯员王怀民 陈丽霞)武汉大学樱花谢幕之际,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合力打造的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明日首度在武汉“绽放”。

这是该剧2008年度中国名校巡回演出的首站,也是全球第137场演出。将在武汉连演3天,共9小时。

青春版《牡丹亭》是国民党著名将领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集合两岸三地一流的创意设计家,联手打造的文化工程,由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演出。它将原著的55折删成27折,分“梦中情”、“人鬼情”和“人间情”三本,整个主题“咬住情根不放”,基调为“青春”,色调很“淡雅”。

《牡丹亭》1598年问世,是晚明剧作家汤显祖的经典爱情名作,迄今已410年。讲的是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与贫穷书生柳梦梅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生死之恋”。

昆曲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称“百戏之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牡丹亭》则称为“昆剧之母”。由于人才凋零、观众断层、传统剧目流失严重等原因,昆曲一度陷入低谷。经两岸三地文化界精英共同奋斗,青春版《牡丹亭》让昆曲又一次辉煌。

自2004年在台北首演迄今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世界各地引起轰动,最多一次单场观众超7000人。2006年起,它开始在著名高校巡回演出。当年9—10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四校区演出12场,让古老的昆曲堂皇登上世界舞台。已演出的136场,观众逾22万,九成以上演出满座,打破了昆曲演出的历史纪录。

青春版《牡丹亭》男女主角由现年30岁的俞玖林和沈丰英担当。据悉,整个剧组的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用青春的演员打动年轻的观众。”

据悉,它动用了苏州昆剧院20多位演员,20位中国民族乐器演奏者及12位杂技演员,并制作了200余件美轮美奂的戏服,整出戏融唱、念、作、打、舞蹈和诗文为一身。

根据协议,此次演出2000多张票近70%发给学生。为支持剧组在武大及下一站中国科技大学的免费演出,香港何鸿毅家族基金资助100万元。

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介绍,今后肯定会再来武汉演出。

右图:昨日,青春版《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扮演者现场表演惊梦片段。 记者 高宝燕 摄

■ 故事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3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由白先勇根据明代汤显祖的传世经典《牡丹亭》改编而成。《牡丹亭》原著有55折,“青春版”浓缩为27折。“青春版”在剧本的修整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传统精彩表演的价值,十分珍惜保留传统表演的“骨子戏”。同时,改编还抓住了原著的主题,情节结构围绕着“一人一事”,对关目、唱段、念白进行有机的剪裁、串联、重组,使得情节铺设顺畅,人物性格鲜明。 

在改编中,“青春版”着力寻找传统写意与现代审美的契合点。其舞台美术设计的优点,是把握戏曲的美学精神、意象化的舞台物质形象,显得比较简练、大气。在音乐方面,乐器以民族乐器为主,琵琶和小铃声衬托得很好,还运用了“编钟”这类传统戏曲没有用过的古代乐器,只是适量地运用西方乐器补充低音部。作曲从杜丽娘和柳梦梅的主要唱段旋律中提炼元素,设计人物的主题曲旋律,运用演变主题曲贯穿全剧,处处填补表演,点缀人物心境,成为人物的音乐形象。这样既保留原来古典旋律美的风格,又具有新意,使整体音乐清雅、宽阔。

白先勇表示,制作青春版《牡丹亭》重要宗旨之一,便是要培养大量的青年昆曲观众。这也是“青春”的另一层含义。

青春版《牡丹亭》看点

▲重温“死去活来”爱情

《牡丹亭》上启《西厢》下接《红楼》,是中国戏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部经典著作。它是戏曲大师汤显祖“临川四梦”中传唱最广、最脍炙人口的一部,历久弥新。

它创造性地把浪漫主义引入到传奇故事中,同时深刻挖掘了故事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因爱而死,又因爱还魂,这种臻于理想的爱情是打动读者和观众的关键所在。浪漫和执著到极致的爱情不是爱到死,而是爱到生。

▲聆听“百戏之祖”雅音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它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昆曲独特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它的音乐特色。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几百年冠绝梨园。

昆曲表演有独特的一套“载歌载舞”的表演方式。其念白也很有特点,语音带有吴侬软语的特点。/P>

▲感受青春靓丽包装

青春版《牡丹亭》全由年轻演员出演,符合剧中人物年龄形象。在不改变汤显祖原著浪漫的前提下,白先勇将新版本的《牡丹亭》提炼得更加精简和富有趣味,符合年轻人的欣赏习惯。 (记者翟晓林 实习生张卉 曾宪楠)

被他们的美

瞬间击倒

记者 翟晓林

发布会开始了,沈丰英和俞玖林两位主演的名牌前的座位却一直空着。到中段,几位主创讲完话,主持人突然宣布,演员将为大家现场表演《惊梦》。

众人跟着主持人视线扭头,一位着鹅黄衫子的大家闺秀袅袅婷婷行来,身后一位白衣书生缓步轻摇,正是杜丽娘和柳梦梅。

多功能厅里一半的人都坐不住了,拥着他们走上台去,闪光灯闪个不停。在大幅《牡丹亭》海报的映衬下,柳生手持柳枝,丽娘杏眼顾盼,在一支笛子的伴奏下开始吟唱梦中相见的良辰美景奈何天。

那词是缓缓吐出的,连吐字的嘴形都精致;丽娘的庄容里有动心的热烈,柳生的热切里有少年的憨痴。背景虽非杜家花园里的山石、洞门,但这对才子佳人天人般的扮相、轻轻舒卷的水袖,却以至美将在场的师生和媒体轻易击倒。

之后,两位演员再没有离开过学生们狂热的包围。到他们卸了妆素面亮相,十几架专业、非专业相机仍对准他们的脸不忍离开。虽然言明不接受专访、不能给签名,学生们却热情不减地将一摞摞画册递上去求一签名。

提问环节出现关注私人情感的问题,在场有学生不忍地叫“八卦问题不用答了,爱护嗓子”。发布会刚散,贴在会场两侧的12张海报已被学生抢光。两位医学院的男生小心翼翼揭下海报边上的透明胶,“太美了”。

《牡丹亭》装台

华丽精致 价值不菲

本报讯(实习生张卉 记者翟晓林)昨日下午,记者探访了《牡丹亭》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学生活动中心的舞台准备现场,发现舞美道具均华美精致,一些布景书画来自名家,一字千金。

舞台演出区域宽15米、深10米,一幅高约6.5米、宽约14米的巨幅牡丹图为背景。和在其他地方的演出一样,使用的背景图和塑胶地板都从台湾带来。

舞台上方安插了100多盏灯光,共4个层次,全部由电脑设备调节控制。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舞台本身没有灯架,这一次的灯都是人工一层层吊上去的,“校园舞台不比专业演出舞台,有很多局限性,为了不影响演出效果,涉及到场景的转换可能无法更换幕布,只能依靠灯光的控制和道具的变换,所以灯光设计非常关键”。

《牡丹亭》的道具桌椅都是特制而成,舞台布景中还有名人书画:如一字千金的台湾著名书法家董阳孜的题字与台湾著名画家奚淞的美人图。

工作人员还透露,演出中会有一幕用口喷火的戏,算是相当特别,但无论演员还是观众的安全问题都不必担心。

据悉,校方会在观众席的空地加设座椅,每场大约能容纳2000人,发票时也会照顾到尽可能多的学生。但这些座位能否满足学生的强烈需求尚不得而知。记者随机采访部分校内学生获悉,他们对这次《牡丹亭》在汉的演出非常感兴??,哪怕只能看一场也好,但是苦于一票难求。

唱词难懂 字幕助解

本报讯(记者翟晓林 实习生张卉)昨日发布会上的《惊梦》选段,演员扮相舞姿倾倒观众,但记者事后采访现场学生与同行却发现,许多人只是被视觉上的美打动,唱词一句都没听懂。

演员余音未了,座中就有学生低声互问,“词你听懂了吗”?会散后,记者与几位同行在一起交流,另几位的反应也全是“听不懂”。一位男记者评价,“就像古典版的周杰伦,词听不清”;一位女同行也说,“只听清楚男演员叫‘姐姐’,其余的都没听明白”。还有本地大学生告诉记者,之前在网上看过片段视频,如果没打字幕,确实完全听不懂。

记者在正装台的演出现场获悉,演出时会有字幕机打出字幕,应该不会妨碍观众的理解。但有如昆曲镇台之宝的《惊梦》,其亲民度尚且如此之低,每晚3小时的演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打动观众,还真有待观望。

总导演汪世瑜

制作人蔡少华

▲杜丽娘和柳梦梅扮演者受到大学生们的热情追捧,反映了大学生们对民族戏剧的浓厚兴趣。

▲昨日,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扮演者现场讲述创作经过。

艺术指导张继青

记者 高宝燕 摄

舞美吴素君

瞿凌云 王怀民 陈丽霞翟晓林 实习生张卉 曾宪楠实习生张卉 翟晓林翟晓林 实习生张卉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