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牡丹亭魅力引出的悲剧

牡丹亭魅力引出的悲剧

作者: 出版日期:2010.12.11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保定晚报

【出版日期】2010.12.11

【版次】第12版 (古今传奇)

【入库时间】20110510

【全文】

“数千年来,中国少女之情感,总是郁秘而不宣,若士(汤显祖号)却大胆的把她们的情意抒写出来了,这大约是《牡丹亭》特别为少女喜爱之一端吧!”这是郑振铎先生对《牡丹亭》的赞语。

又有明代戏曲家吕天成在《曲品》中的好评:“杜丽娘事甚奇,怀春慕失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言之确凿,戏曲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后,家传户诵。特别是众多少女看后,迷恋不已,如醉如痴,乃至悲剧迭生。

扬州才女金凤细,读《牡丹亭》成癖,日夕把卷,吟玩不辍。她料想汤显祖是个多才多情种,有心以身相许,便寄书给汤显祖作凰求凤,内有“愿为才子妇”句。

这时汤显祖正在迢迢千里外的北京应试,金凤细左等右等,总不见回音传喜讯,日思夜想,竟至一病不起,为时不久便香消玉殒。临终前嘱托丫环:“汤相公倘见奴家书信,必来见访。可惜奴家命薄,不得一见才人,死目难瞑。死后须以汤相公之《牡丹亭》殉陪,望无违奴家心意。”

汤显祖离京南回家乡,看到了金凤细的信。他是有了家室之人,但感于凤细一片痴情,风尘仆仆赶往扬州,感谢她的敬爱,说明不能相爱的原由。乃至到了金家,才知凤细已长眠地下月余,听丫环转达了凤细遗言,深为动容,至墓前祭悼了一番,守墓一月后洒泪而别。

杭州女伶芳名商小玲,色艺均属上乘,名噪一时,饰演《牡丹亭》中的杜丽娘逼真感人,那是因为她的遭遇、心境与杜丽娘相似:难与意中人成眷属,相思成病。故而每次演得凄凄惨惨戚戚,泪流满面,引全场一片唏嘘。

一次又演《牡丹亭》,剧情进入“寻梦”一出,当商小玲唱到“待打并得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时,泪随声下,踉跄倒地,不再动弹。扮演丫环春香的演员以为她演得过于认真了,连喊“小姐”,却不听得回一声,上前一看,已气绝身亡,随杜丽娘去了!

“商小玲死演杜丽娘迫”的事纷纷扬扬,不胫而走,传到了汤显祖耳朵里,嗟叹良久,视为知音,挥毫写了七律《夕答友》诗以志纪念:“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无独有偶,有名冯小青的绝色女子,嫁与杭州冯生为二房,与丈夫还算情意相投。不料大房是个泼妇,妒意加醋意大发,动辄骂街又殴打。冯生惧内,无奈何将小青安置去孤山别墅独居。

与世隔绝中的小青,以《牡丹亭》解闷,却是越看越郁闷,愁绪愈结,曾援笔题七绝一首于书之扉页作有感而发:“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读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时过不久,小青抑郁而死。

另据明末张大复《梅花草堂集俞娘》载,少女俞娘因病卧床,闲来阅读《牡丹亭》,竟至酷嗜其词,感慨万千,往往“凝睇良久,情色黯然”。

随着时间推移,俞娘“神愈不支,年十七夭亡”。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