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牡丹亭》如何青春
【作者】 赵忱
【报纸名称】: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白先勇 汤显祖 文学想象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 爱情神话 爱情主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基本评价
【出版日期】2004.09.25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因为白先勇先生的加盟而备受瞩目,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的昆曲情怀由来已久。其实我们都没有道理不喜欢《牡丹亭》。汤显祖伟大的文学想象力简直空前绝后,而且,是昆曲,对《牡丹亭》完成了在优雅中登峰造极的演绎,于是我们,几代幸运的观众才有了荡气回肠般的艺术享受。$$《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桂冠于2001年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放给昆曲实属公正,把昆曲《牡丹亭》放进北京国际音乐节这样具备了一定文化品格的文化活动中也是一种很智慧的文化选择。可是,我们如何才能知道,古老的《牡丹亭》将被怎样青春起来呢?或者,青春版会不会只是一个试图要吸引人的说法。可能,青春版的提法,与《牡丹亭》永恒的爱情主题有关,与适当的现代化手法有关。据说,青春版《牡丹亭》已经率先在台北和杭州两座很有文化气息的城市中火了起来,如预期的那样,青春《牡丹亭》吸引了大量年轻的观众,这就是培养了古老昆曲的新生代观众。果真如此,55折《牡丹亭》被浓缩在《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上中下3本9个小时3个晚上的意义,的确是不容小觑的。北京,世纪剧院,10月21日至23日,让我们看看汤显祖如何回到了人间,看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不可思议的浪漫。$$“中国文学最美丽的一则爱情神话”,是白先勇先生对《牡丹亭》的基本评价。这位自称是“昆曲义工”的白先勇幸运地遇到了江苏苏州昆剧院这样的合作者。他们发掘了新人沈丰英、俞玖林,说服昆剧名家张继青、汪世瑜收二人为徒,经一年多培训使其脱胎换骨,成为“完全合乎汤显祖笔下一对璧人的形貌”,也就是迅速拥有了青春的外表与内核。如此一出歌颂青春、生命和爱情的昆曲《牡丹亭》竟然在第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以低价位门票销售,无论它完美与否,都似乎不能错过。
- 1、白先勇:把《牡丹亭》送到美国 作者:李冰 年份:2004
- 2、风雅与附庸风雅:昆曲新编 作者:于晓斯 年份:2009
- 3、白先勇的昆曲:从《牡丹亭》及《玉簪记》说起 作者:吴迪 年份:2009
- 4、“牡丹”虽好,何以为继:由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谈起 作者:曲海鹰 年份:2010
- 5、遂昌·昆曲十番 作者:乔野 年份:2009
- 6、关于《牡丹亭》的几点疑问 作者:王强 年份: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