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剧《牡丹亭》由来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7.27
【版次】第08版(老年学苑)
【入库时间】20121010
【全文】
明代万历年间,朱震亭因医术高明,且待人不论贫贱而闻名遐迩。一日,因生活所迫作了私塾先生的汤显祖患病,请朱震亭诊治。朱震亭给汤显祖切脉后,送给他一包草药和一捧橄榄核。草药治好了汤显祖的疾病,橄榄核种植于花园中,汤显祖靠出售橄榄叶(可入药)而度过了贫困的岁月。汤显祖敬佩和感激朱震亭,二人交往甚密。
一天,汤显祖到朱家,恰逢朱震亭午睡,便在朱的书房静候。信手翻看,发现案头有一页墨迹,上书:牡丹亭边,常山红娘子,貌若天仙。巧遇推车郎子芍药亭畔,就牡丹花下一见钟情,托金银花牵线,白头翁为媒,路路通顺,择八月桂开日成婚,设芙蓉帐,结并蒂莲,合欢久之,成大腹皮矣,生大力子,有远志,持大戟,平木贼,诛草寇,破刘寄奴,有十大功劳,当归期,封大将军之职。
这是朱震亭写的一首药名诗,借用三十味不同的中草药名,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美好的爱情故事。汤显祖看后颇受启发,于是以此诗为线索,写出了人尽皆知的《牡丹亭》。
杨陶然/文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