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千灯“还魂”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8.12.15
【版次】第A23版 (文化·综合)
【入库时间】20110520
【全文】
□金静(左)与王君安在《牡丹亭还魂记》中的造型 晨报现场图片
□晨报记者 朱美虹
1598年,汤显祖写下了《牡丹亭》;昨天,越剧电视剧《牡丹亭还魂记》剧组来到传说中《牡丹亭》的首演地、江苏古镇千灯举行开机发布会。主演金静、王君安,艺术指导华文漪、岳美缇和制片人韦翔东、导演陶海出席。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上世纪80年代,上海静安越剧团推出重新编排的《还魂记》,给这部作品注入了新的元素。当时出演杜丽娘的戚派传人周雅琴受到昆曲传字辈方传芸的指点,在表演中加入不少昆曲的元素。此次,为了使越剧电视剧《牡丹亭还魂记》的艺术造诣再上一层楼,剧组特意请来当今昆曲界两位国宝级人物——华文漪和岳美缇担纲艺术指导,这还是她们首度携手出山为越剧“出谋划策”。
巧的是,两位主演金静和王君安都是“海归”。作为戚派创始人戚雅仙的嫡传弟子,金静在跨别祖国十余年后,放弃日本的生活回到上海,扛起了重振静安越剧团和戚派艺术的大旗,并促成了越剧电视剧《牡丹亭还魂记》的拍摄;同样,尹桂芳的关门弟子王君安从美国学成归国后重回尹桂芳创立的福建省芳华越剧团,也为传承发展越剧尹派艺术四处巡演。制作人韦翔东说:我们的两位演员都处于黄金时期,无论是技艺还是身段都有着最好的状态,趁这个机会进行合作是再好不过的了。”
导演陶海表示,《牡丹亭还魂记》将主要采用虚实景相结合的方式拍摄,在原有搭棚拍摄的基础上,还在千灯镇进行外景实拍,力图以现代影视技术为越剧艺术增色。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