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牡丹亭》重归园林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4.28
【版次】第B10版:新副刊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视点
月下赏剧,隔水听曲
新快报讯 (记者 陈煜堃) 日前,园林版昆曲《梦回·牡丹亭》在上海世博园的试运行中初揭面纱。由上海世博会文化大使、国际著名音乐家谭盾和“昆曲王子”张军联袂打造的中国首个园林实景昆曲《梦回·牡丹亭》,将于6月5日正式在世博会上与观众见面,预计该剧在世博期间将演出86场。
“没有别的空间比园林更能够承载昆曲之美。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镜框式的舞台上演出昆曲,但现在,我们很想让昆曲回归园林,在园林里发出最真实的声音。”制作人兼导演张军表达了自己和谭盾一起创作这部园林实景昆曲《梦回·牡丹亭》的初衷,希望借原景原貌,让观众与柳梦梅、杜丽娘共呼吸同命运。张军认为这部一个多小时的园林实景昆曲,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都是很特别的版本,“这也是最有难度的,和自然去竞争,处理好写意与写实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张军表示,这一次他们摒弃了框架式的现代舞台,让虫鸣莺啼鲜活“游园”,以柳梢明月引路“离魂”,将流水镜花作和“幽媾”。这不只是为了艺术表现形式上的探索创新,也是希望让昆曲回归它的历史传统。“明代时,‘客至乐具,豪门清韵’就已经是雅致风流的待客之道。园林和昆曲,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两大元素。邀宾客、摆家班、赏昆曲,极受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推崇”。
出任艺术总监的谭盾透露说,在园林版《梦回·牡丹亭》里将不设音响,也没有麦克风,一切的声音将通过空气、流水和风来传递。届时,剧中还会有从远处缥缈而来隔水相送的笛声和古琴伴奏的女声合唱,及代表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琴箫对话”。
据了解,除了谭盾和张军在歌剧《马可·波罗》之后再度联袂,该剧还聚集了国内各界顶尖艺术家共同创作,包括任舞蹈总监的舞蹈家黄豆豆、任文学顾问的学者于丹、奥运会开幕式灯光师萧丽河和视觉艺术家马良等。这部跨界作品追求以实景、实情还原大文豪汤显祖的巨作《牡丹亭》,是集古典与现代,融昆曲、舞蹈、灯光、自然为一体的视听盛宴。
陈煜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