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不只有《牡丹亭》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8.07.02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本报讯(记者 杨帆)一出青春版《牡丹亭》让苏州昆曲享誉世界,而底蕴深厚的苏州昆曲却不只有《牡丹亭》。在今天正式推出的市昆剧艺术传承汇报演出中,《玉簪记》、《西厢记》、《烂柯山》、《红梨记》等众多昆曲传统剧目将以折子戏的形式呈现在沁兰厅舞台上,集中展示昆曲艺术传承成果。 参加此次昆曲艺术传承汇报演出的有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苏州昆曲传习所、市艺术学校、中国(苏州)昆曲博物馆等,参加演出的以二三十岁的青年演员为主,演出的剧目全部都是传统折子戏。在7月2日至5日推出的汇报演出中,苏州昆剧院演出两场,将演出《华容道》、《白兔记·养子》、《玉簪记·偷诗》、《长生殿·埋玉惊变》、《西厢记·拷红》等。市艺术学校和中国(苏州)昆曲博物馆合演一场,演出的是《烂柯山》、《孽海记》、《红梨记》、《桃花扇》等经典剧目中的折子戏。此外,昆曲传习所也计划推出专场演出,演出剧目除了《长生殿》、《牡丹亭》等中的折子戏外,还有《窦娥冤》中的《斩窦》等。 记者在苏州昆剧院年度传承剧目汇总表上看到了汪世瑜、张继青、蔡正仁、张静娴、侯少奎、林继凡等一连串国家级昆剧表演艺术家的名字,他们作为授戏老师为昆剧院演员们口传心授,在剧目传承的同时,还按照昆曲不同行当有针对性地传授技艺,其中,像沈丰英、俞玖林的《玉簪记》,周雪峰、顾卫英的《长生殿》,吕佳的《西厢记》等都有名师指点,而他们都将在此次传承汇报演出中登台亮相。此外,苏州昆剧院本院的资源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作为昆曲传承人的王芳带起了徒弟。由她向青年演员翁育贤传授的《白兔记·养子》也将参与汇报演出。“11月,这些传统剧目中的折子戏将献演香港,12月《玉簪记》等还将转赴台湾演出。”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告诉记者,6月至11月已被列为昆剧院的“传承季”,全院铺开投入到传承剧目的学习、排演、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