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演我的《牡丹亭》,免费!

演我的《牡丹亭》,免费!

作者: 出版日期:2004.11.12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青年报

【出版日期】2004.11.12

【版次】第8版(娱乐新闻)

【入库时间】20110308

【全文】

新版《牡丹亭》登陆大剧院之际访谈白先勇

本报讯(记者李清)由白先勇精心打造的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将作为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于11月21、22、23日献演上海大剧院。作为此次活动的总策划,白先勇13日下午将在上海大剧院签售关于这部戏的新书《牡丹还魂》,14日到上海图书馆作专题讲座。在百忙之中,他欣然接受了本报专访。

青年报:您曾说“最大的愿望是到上海大剧院来演”,如今这个愿望成真了,您对《牡丹亭》是否再无缺憾?

白先勇:随时都会有的啊。一个戏并不那么容易排,缺点肯定会有的。对这个戏,我们前前后后进行过十几次大改,也经历过很多专家的批评,才会有现在观众看到的比较成熟的样子。

青年报:一个新版《牡丹亭》,捧红了两个年轻人,可是全国各地的昆团还有无数年轻人登不了台,唱不了角儿,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白先勇:《牡丹亭》就可以给他们演嘛,大家都可以来演这个戏。如果再不给年轻人机会,就都一个一个跑光了,对昆曲发展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青年报:如果到时大家都来演新版《牡丹亭》,版权问题怎么办?

白先勇:可以无偿提供给他们啊。我一直希望我们搞的这个《牡丹亭》能成为昆曲发展历史中的一个范本,也可以说是保留版本,成为经典的东西。今后不同的剧团,都可以在这个本子之上进行不同的演绎。只要大方向不动,具体的舞美、灯光、制作都可以自行发挥。当然也不能太离谱。(笑)

青年报:您如今带出了一个《牡丹亭》,将来会不会再带出一个《长生殿》《桃花扇》?

白先勇:《牡丹亭》只是个引子,而我只是一个引渡者。本来这件事根本轮不到我来做。我做《牡丹亭》的初衷,只是希望年轻人都来看这个戏,让大家都看到原来昆曲是这么美的一样东西。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