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牡丹亭》背后的故事

《牡丹亭》背后的故事

作者: 出版日期:2012.09.14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南充日报

【出版日期】2012.09.14

【版次】第A07版:

【入库时间】20121030

【全文】

本报记者 梁洪源摄

继大型红色经典歌剧《江姐》之后,我市今年“国家精品舞台艺术进南充”系列活动引进的又一精品力作——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合作创演的大型舞剧《牡丹亭》于9月12日晚,在南充大剧院进行了首演,并取得空前成功。当晚,在《牡丹亭》演出前,记者到幕后探访了演员准备情况。

在“荷叶”上熟睡的演员

当晚,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来到舞台上,揭开厚厚的幕布,眼前一片漆黑。在舞台左侧,记者借助手机微弱的光线,看清楚这里有一间近10平方米的房间,堆满了各种道具。

房间中央放着大型道具“荷叶”,两名身着白色舞服的年轻男演员蜷缩在“荷叶”上,已进入梦乡。记者走近时才看清,这两名演员已着好了妆,额头上还有一层细密的汗珠。当记者准备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幕时,身旁不远处一位工作人员轻轻走过来示意记者:“让他们睡会儿,这些小伙子太辛苦了,他们从早上6点多钟就在这里参加排练,直到下午6点钟才结束。他们刚着完妆,趁着演出前这短暂的时间休息一会儿。”

化妆间里温馨一刻

随后,记者来到演员们的化妆间和服装室。相对刚才的黑暗幽静,这里灯火辉煌,热闹而又忙碌。过道上,几名演员已经化完妆,正小声地交流着舞蹈动作。

在化妆间里,一张长约5米、宽约2米的化妆台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化妆台两边坐满了演员,正拿着镜子和工具进行补妆。记者注意到其中一个男演员,他一只手拿着镜子,一只手拿着眉笔,却靠在椅子上睡着了。旁边的演员悄悄取下他手中的眉笔,帮他完成了化妆。同时,舞剧的主角,饰演“杜丽娘”的青年演员胡琴心已完成造型,坐在一张化妆台前,对妆容进行修补。她告诉记者,“虽然演出过近百场《牡丹亭》,但是我把每一场演出都当作第一次演出来对待,希望自己以最完美的状态与南充观众见面。”

带病坚持的“公子哥儿”

在胡琴心旁边的化妆台前,化妆造型师张健正在给一名男演员梳妆打扮。这名演员戴着口罩,脸色有些苍白。“他感冒了,头疼、发烧、嗓子疼,待会还要上台演出。”张健告诉记者,眼前这位叫陈浩的男演员,在《牡丹亭》中饰演一位到杜府上门提亲的公子哥儿。“虽然剧中的公子哥儿很浮夸,但在现实中,陈浩却是一个很敬业的演员。”

记者了解到,坐了26个小时火车赶来南充的陈浩,不顾旅途疲惫,直接参加排练。超强的训练强度,再加上最近几日天气变化大,陈浩病了,发高烧、头晕无力。“医生建议他输液治疗,但他为了不影响演出,自己买了些感冒药又回来继续排练。”而陈浩却一直阻止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并不停地说:“没有那么严重,我行的。”记者结束采访准备离开时,陈浩对记者说:“一个好的演员只要站在舞台上就会完全忘记一切,自己就是剧中的角色,我会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好演员。”

当晚7时55分,离正式演出还有5分钟时间。记者离开后台时看到,刚刚熟睡的两个年轻男演员已经醒来,正在舞台上练习劈叉、下腰,为演出作最后准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