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牡丹亭》
【作者】 顾聆森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2.23
【版次】第A09版:昆曲
【入库时间】20140310
【全文】
顾聆森
《牡丹亭》是明代传奇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昆剧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598年,又名《还魂记》。剧演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由于礼教束缚,长到16岁尚未进过自家的花园,一日在丫环春香的怂恿下游园,方知春天之美丽,不禁叹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游罢昼寝时得了一梦,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梦后因思念深切,终于相思而亡。书生柳梦梅因同时得了一个相同的梦,趁赶考,一路寻访梦中情人,并在杜宝家废弃的花园中与杜小姐的鬼魂幽会,柳梦梅遵小姐魂的嘱托,掘开墓穴,遂使丽娘复活再生。后柳梦梅高中状元,又经过一番艰难曲折,才得与杜丽娘团圆。《牡丹亭》一问世便轰动文坛,风行一时,甚至“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言情,是汤显祖重要的创作主张,汤显祖以“四梦”——《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牡丹亭》开创的传奇创作的又一流派,后人称之为“言情派”,汤显祖是临川人,也被称为“临川派”。据传,汤显祖为了创作时有个清静的环境,好在柴房中创作,当他写到《忆女》这场戏,老夫人到花园祭奠杜丽娘时,自己感伤万分,情之所至,一时奔涌,不禁号啕大哭起来。他母亲正在找他,四处不见,听到哭声,方把他找到。
《牡丹亭》首演之后,四百年来久演不衰,其中《闹学》、《游园》、《惊梦》、《寻梦》、《拾画》、《叫画》等一批折子戏一直流传在今天的昆剧舞台上。上海昆剧团还最早演出了全本《牡丹亭》传奇。白先勇先生在苏州昆剧院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更是声誉鹊起,演遍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