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牡丹亭
【作者】 杨木林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8.10.15
【版次】第07版(七版)
【入库时间】20110725
【全文】
人世间,总有一些事令人激动难耐,总有一些人令人敬仰不已。戊子年中秋节前夕,我应挚友成梁贤弟之邀,到古县三合牡丹景区采风。期间的一个夜晚,皓月当空,凉风习习,我们哥俩围坐在丹阳园牡丹亭的小石桌旁,叫上两坛老白汾,外加四个下酒菜,一边听着秋虫夜唱、潺潺山水美妙绝伦的合奏曲,一边阔论着牡丹景区的开发前景,把杯交盏,酒酣耳热。秋高气爽,山花飘香,野味菜蔬,酒水醇正,加之山沟秋夜世外桃源般的宁静,这里便成了我三十年走南闯北的醉乡。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牡丹芳》)。我与成梁贤弟对酒牡丹亭,席间由牡丹花的短暂,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不自觉地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牡丹的自然美,给人以熏陶,给人以信心和力量;牡丹“百处移将百处开”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催人奋进,不负年华。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曾在安徽滁州任太守时作《醉翁亭记》。文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当年欧阳修在醉翁亭醉酒,其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中。而今我醉酒于古县三合牡丹亭,不限于把游赏山水的乐趣寄托在酒上,而是尤为崇尚作为共产党地方官员的张成梁的牡丹醉心和为官之道: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生活幸福为幸福。
我为古县三合牡丹而倾倒和陶醉。
牡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颂。国运昌,牡丹兴。洛阳牡丹因其名贵而名扬天下,菏泽牡丹因其规模而闻名遐迩,而古县三合牡丹则以“天下第一牡丹”的身价以精取胜。她虽单株而弥香,居深山而名扬,株高2.3米,冠幅33.2平方米,丛围16米。这株牡丹,相传始于唐代,距今1300多年历史。她以无与伦比的高大株枝,美轮美奂的素艳花朵,花龄悠久的辉煌历史,流传广远的神奇故事,倾倒了无数的知花人,被“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专家认定为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单株野生白牡丹。
今年4月27日,我应邀参加了“2008年首届中国?古县牡丹文化旅游节”,真正领略了“千年神牡丹”所独有的自然美、内在美、素质美的无穷魅力。山清水秀的三合牡丹景区,在南山飞瀑对面的丹阳园内,这株神牡丹怒放花朵500余朵,硕大花朵上丝绢般的花瓣,白色晶莹展风韵,蕊似金屑似飞舞,花底带血色红晕,沁人肺腑的香气,叶似翠羽绣被,起伏翻卷,摇曳簇拥。远看如玉树临风,亭亭玉立,近赏似仙女起舞,暗香浮动。四株芍药花像淑女般环绕周围,含情脉脉,姿态妖娆。丹阳园的东西两边及对面山坡上,是占地数百亩的富贵、国色牡丹园和牡丹山,站在园中、山上的观花台上和赏花亭中,姚黄、魏紫、雪塔等56个品种10万余株丰姿绰约、艳丽夺目的名贵牡丹可尽收眼底。5000余米长的供游人赏花的曲径上,红男绿女们,观牡丹风情万种,嗅芳香叹奇惊艳,心摇神荡,未酒而醉。
在我看来,景区最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点,当数丹阳园内的牡丹亭。据载,这座亭子于1998年由牡丹文化基金会筹资兴建,六边形底座,六根红色圆柱撑顶。顶部两层,雕梁画栋,黄色琉璃瓦下面,留有著名书法家樊习一的“牡丹亭”三字。每到牡丹盛开的日子,亭子文化氛围浓厚,既是文人把酒临风、赏花吟诗的理想场所,也是少男少女卿卿我我、谈情说爱的好去处。
明代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时代在发展,历史在进步,450余年后的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进入了一个新纪元。随着社会制度的进一步变革,当年的封建牢笼和宋明理学早已成为历史的符号,《牡丹亭》所表达的“青年男女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早已成为现实。而且,这一社会现象,作为吉祥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散发着新的时代气息,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形象的具体窗口。
令人震撼的是,这里39米高的汉白玉牡丹仙子雕像、62米长、9米高的陶瓷牡丹壁、出自全国名家之手的牡丹碑林,与“千年神牡丹”组成的四个“全国第一”,更为三合牡丹景区锦上添花,颇令游人叹为观止,不由得发出“国色天香秀岳阳,赏花何需去洛阳”的感慨。
我也为古县三合牡丹景区的开发理念而倾倒和陶醉。
牡丹花虽好,只是花期短。于是乎,在中国牡丹文学发展史上,才有了“客散酒醒深夜后,更待红烛赏残花”、“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等诗句,才有了白居易、李商隐、苏东坡等一批多愁善感的伤春惜花流派。诗人大家们纵有万般惜花之情,也不能拖住春天归去的脚步。而这次来岳阳大地采风,令我耳目一新、感受最深的就是“古县归来不看花”。他们在全力打造“天下第一牡丹”的同时,即想到了牡丹的红衰香褪之日。如今,从紫砂桥到三合牡丹景区,延绵18公里,一座座人工天池湖泊倒映着蓝天白云,一个个植物园、精品采摘园展示着太岳风情。在这个初具规模的“北方百花园”中,有引进适宜北方种植的各种名花,也有利用大棚培育南方的奇花异草,更有亭亭玉立的仕女峰奇特树种,漫山遍野,姿态各异,好一派花的海洋、绿的世界。
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特色是旅游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若论起山西旅游文化特色,北部是佛教文化,中部是大院文化,南部是黄河根祖文化。而古县决策者则独步当世,立足实际,准确定位,以三合牡丹为轴心,精心打造生态花卉旅游和“岳阳十景”文化,不仅弥补了牡丹花期短的缺憾,而且填补了山西旅游产业的空白。你看,在这一年四季有青山、有碧水、有绿树、有鲜花、有灵气的人间仙境,游人可春看牡丹,夏观荷花,秋览菊展,冬赏梅花,真乃“入青山犹面碧水,出丹阳尚留余香”也。古色古香的商品一条街、颇具特色的农家乐、放飞豪情的牛儿岭狩猎场等25个景点,都以生态休闲观光为主题,个个精彩,处处留客,使景区旅游期延长了双腿,且走得甚远。
我更为成梁贤弟这位古县“父母官”的人品、官品而倾倒和陶醉。
此次,我有幸列席了该县四套班子成员“三合牡丹景区天宫花园建设工程”现场办公会。一天上午,成梁贤弟和李菲县长拉上我,徒步跋山涉水10余里,一边察看地形地貌,一边与大家讨论着温泉度假村的总体规划。其主题十分明确,如何尽快拓展牡丹景区。
有人戏称:“神牡丹千年等一回,终于遇到知音张成梁”;有人感慨:“此人是花痴,是秋翁”。张成梁为什么要大念“牡丹经”?岳阳几日,所见所闻,我找到注脚:古县五年巨变,凸显执政理念。月夜饮酒牡丹亭,成梁贤弟推心置腹的一席话,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耳旁:咱来当县长到如今,9万人的山区小县,财政收入翻了四番,今年可望达到12亿元,人均经济总量名列全省前茅。但作为当地主导产业的煤焦,资源枯竭了怎么办?咱为官一任,就要对古县子子孙孙负责,必须找准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浓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是科学发展新的突破口。发展旅游业,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周期长,见效慢,难见“显绩”,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必须要有人踏踏实实地去做。如今,古县旅游业从无到有,以服务业带动起的三次产业蓬勃发展;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2003年的1800元增加到4190元;“五个一工程”不但撑起全县“民生大厦”,而且带来一片碧水蓝天。如果有政绩的话,都是在前任书记安双荃、黄翠莲工作的基础上取得的,而今天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更要为下任工作打好基础。
“您的勤政操劳,造福百姓黎民,任何赞誉都代表不了群众口碑,任何贵重物品都无法替代诚挚的问候,祝您中秋节愉快!”类似这样的信息内容,中秋节前夕,我在成梁贤弟的手机中看到不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尺度。从这些信息中,足以惦量出成梁贤弟在古县老百姓心目中的分量。由此,我想起了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知县时的《墨竹题图诗》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成梁贤弟作为一个地方的“父母官”,打牡丹牌,唱牡丹戏,建牡丹县的求真务实的举动,不正是“板桥风骨今犹在,呕心沥血为黎民”么!